《红星照耀中国》训练题及答案
1.《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括号中填写下列各句描述中的“他"的名字。
(1)他先后就读于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八一起义,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周恩来)
2.他的一家66人被杀,他是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徐海东)
3.他是毛泽东的老师,以57岁的高龄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总是把马让给伤病员骑。(徐特立)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1933年到1937年,斯诺同时兼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斯诺访问陕北根据地,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2)《红星照耀中国》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在英语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3)“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周恩来的首级,可是在他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我到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炕头放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哨兵向他报告我到来的时候,他正伏案在看电报。"
5.填空。
我一边和_____________(人名)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儿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这段文字选自《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语段中横线上应填周恩来(人名)。
6,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回答问题。
(1)简述该书中作者对彭德怀的印象。
①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②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一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对此很是欣赏。③“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2)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C)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7.回答问题。
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他是中国现有的最有才干的战略家,这是令人很感兴趣的事。
(1)上面选文中“他”的名字是什么?
毛泽东
(2)阅读完本书后,你对斯诺笔下的毛泽东是什么印象?
毛泽东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8.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B.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7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C.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解析】应为1936年6月至10月。
9.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强的作品,本书作者是第一个采访红色边区的西方记者。
B.《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画卷,展示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精神风貌。
C.《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纪实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
D.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对长征表达了鄙夷之意,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
【解析】斯诺在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长征,其中并没有鄙夷的意思,也没有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