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淘宝 > 名著导读

《红楼梦》诗词的精神家园

http://www.19mini.cn   2012-03-12 来源:网络 作者:姜志军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红楼梦》诗词,像一座万紫千红、流金溢翠、蝶恋蜂爱的大花园,有道不尽的色彩与芬芳。不论从文艺学、文化学、宗教学,还是美学、哲学方面,它的内蕴均极其丰富,既符合诗词本身的内在规律,又对优秀的中国传统诗词有所创新,同时

林黛玉的《秋窗风雨夕》,写出了秋花的惨淡,秋草的枯黄,秋灯的昏暗,秋夜的漫长,秋风秋雨的无孔不入,秋思秋情的寂寥凄凉!诗表是言花草的命短苦长,诗里却是对人生的思索和感伤。这是对生命短暂的哀叹,亦是对生命应该如春天、永远花开烂漫的祈盼。林黛玉的《桃花行》,亦是即景抒情之作。歌咏桃花的薄命,也是悲叹自己的不幸。

情真意切,文采飞扬的《葬花辞》,更是一首蕴含哲思,追求善美的奇作。作者不但借花喻人,写了生命消亡的悲怨,而且写出了人生的理想和美的追求。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这是对人间冷漠无情的斥责,是对人间丑的情感的鞭挞。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的善和道德的美,也是一种自然的实和艺术的真。这样的诗句寓意深刻,感人肺腑,真善美的力量不能不叫人动容。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是一种精神的清洁,这是一种心灵纯美。喜爱高洁,崇尚风流,厌恶污秽,痛恨丑恶。这也是一种难得的趋美颂美文化精神。

堪称情景交融之绝唱的《芙蓉女儿诔》,是对美好生命的赞颂与怀恋,是对摧残生命邪恶之人的痛恨与诅咒。晴雯的容貌如花似月,品质如玉似雪,心地善良,刚直不阿,仅仅16岁的青春花季,却死在了恶人手下。为此,宝玉悲痛欲绝,声泪俱下地悼念她,声情激荡,哀婉动人,忧愤恰切,感人至深。这是对善良的歌颂,对凶恶的批判;对人性美的礼赞,对人性丑的鞭挞。虽然晴雯只是宝玉的佣人,但她具有人类的善良与美好,为她坚贞不屈的含冤而逝,贾宝玉才无限悲哀,无限怀念,长歌当哭,长篇礼赞。陷害晴雯的恶人却是贾宝玉的母亲和与宝玉初试云雨情的花袭人,对此,贾宝玉毫不留情,对其进行了无情的诅咒。甚至恨到了“箝奴之口,讨岂从宽;剖焊妇之心,忿犹未释”的程度。所以他希望恶人下地狱,好人上天堂。这种嫉恶扬善,颂美斥丑的文化精神流脉,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同出一源。

《红楼梦》中的诗词虽然有一些具有佛道的玄妙,但它决不虚假。它具有艺术的灵、科学的真,符合逻辑,具有哲学意蕴。所以我们说它具有科学文化精神,也是有理合据的。如:《警幻仙姑赋》礼赞了一位幻化出来的美女,但她并不虚玄,她是在现实美女基础上的升华,是精神上对美的理想追求。

总之,《红楼梦》中的诗词,除了在小说中应起的钩连情节,塑造人物,烘托环境氛围,表现主题等作用外,它还起到了增强作品美感,加大思想含量,浓化哲学意蕴的作用。故此,我们说它是一座五彩缤纷,芳香四溢、美丽温馨的精神家园。(来源:《红楼梦学刊》)

注释:

①拙文分别发表于《红楼梦学刊》、《沈阳师范学院学报》、华南师范大学《语文月刊》。

②梅新林《红楼梦哲学精神》,第56页,学林出版社,1995年5月版。

③丁广惠执笔《红楼梦诗词评注》,第37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④梅新林《红楼梦哲学精神》,第239页,学林出版社,1995年5月版。

⑤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⑥丁广惠执笔《红楼梦诗词评注》第55页。

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⑧梧桐主《空空幻序》。

⑨张炎《词源》。

⑩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第30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⑪⑫⑬李醒民《科学精神与人的价值》。转引《新华文摘》1998年第4期35页。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