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淘宝 > 名著导读

《红楼梦》与西方哲学

http://www.19mini.cn   2012-03-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刘再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一)雅典与耶路撒冷无论是讲述《红楼梦》文学,还是讲述《红楼梦》哲学,我都使用一种有别于考证与论证即实证的方法,这就是“悟证”的方法。悟的思维方式被禅宗特别是被慧能推向了极致,最后从方法论变为本体论,断

(2)《红楼梦》发现了一个具体的就在每个人身边的诗意源泉,这就是“女儿”(青春少女)身上所负载、所蕴含的诗意。这些生命,不是天使,但她们都带有天使的超世俗的美,因此她们在太虚幻境中都入了“册”。她们是现实的人,但又站立于现实泥浊世界的彼岸。她们就在附近,就在我们身边。《红楼梦》揭示,主人公只有在“女儿”这些诗意生命面前,存在才充分敞亮,在地球上只有一次的栖居才有光彩。这些青春少女提供的爱,不是圣爱,但是她们的眼泪与微笑所象征的爱,既让灵魂获得居所,又让时间化作虚无。

总之,中国文化有自己的诗意尺度、诗意源泉,《红楼梦》写出了海德格尔、荷尔德林未必充分发现的那些巨大的深渊般的诗意生命与诗意生活。正因为如此,《红楼梦》才成为具有巨大原创性的经典作品。(来源:中国国学网)

注释:

①《贺麟选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②参见《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18~219页。

③《郭沫若作品经典》第六卷,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157页。

④(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参看何思敬译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85页。

⑤(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3页。

⑥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52~253页。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