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淘宝 >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红楼梦》分类题解精编版

http://www.19mini.cn   2011-02-25 来源:迷你语文 作者:长白飞雪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第一部分 梗概篇 《红楼梦》又称为《石头记》《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情僧录》。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本书前八十回由曹雪芹写,后四十回由高鹗续写。 《红楼梦》写了一个

91.简述《红楼梦》中的一位人物的出场方式

熙凤出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闷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们围拥着一个人从后门进来,原来是被称为"凤辣子"的王熙凤来了。

92.简述体现王熙凤工于心计的一件事。

计害尤二姐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一面唆使**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一面又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尤二姐十分痛苦、懊悔。王熙凤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维系生命的一丝希望也断绝了,尤二姐遂吞金自尽。凤姐故作姿态,伤心痛哭。

93.请你简述大观园一次风波事件的主要情节

抄检大观园园子里发现象征男欢女爱的香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和家的一记响亮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

94.简述《红楼梦》中"木石前盟"的故事。

女娲补天之时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因通了灵*,变为神瑛侍者。他以甘露浇灌一棵绛珠仙草,使其久延岁月。在顽石下世之时,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用一生眼泪还他。小说中的贾宝玉为石(神瑛侍者),林黛玉是木(绛珠仙草),"木石前盟"表示宝黛两人的前世姻缘。

95.请简述《红楼梦》中的一位丫环之死

金钏之死一天中午,宝玉来到母亲王夫人住处,见丫头金钏儿在旁为母亲捶腿。宝玉以为母亲睡着了,就同金钏儿开玩笑,谁知母亲翻身而起,就给金钏儿一个嘴巴,并叫人把金钏儿赶出贾府。金钏儿满含冤屈,竟投井而死。

96.简述《红楼梦》中一件热闹的事。简述《红楼梦》中一件有趣的事。

A: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竟投了贾母、凤姐等人的缘。她们留姥姥宴会、游园,把她当作"玩物"取乐,刘姥姥也有意哄着老太太开个心,令黛玉等都笑得喊痛。姥姥最后迷了路,醉卧在宝玉床上。

B:刘姥姥在大观园游园时,有个贾母的侄孙女史湘云,天真爽朗,常不为礼法所拘。她爱穿男装,这天贾母竟把她错当作宝玉了,席上喝酒行令,而后她就失踪了,原来她喝醉而后竟酣睡在假山背后一条石凳上,让芍药花瓣飞落个满身。

97.简述《红楼梦》中一个凄惨的情景。

黛玉之死黛玉从贾母丫环口中得知宝玉将与宝钗成婚的消息,为知详情,往宝玉处问询,二人相见,宝玉自诉病因;从宝玉处回来后,黛玉想自己"这病日重一日""自料万无生理",并将题诗的绢帕和一本诗稿烧毁。最终在疾病的折磨中直声叫着宝玉而死去。

98.《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请简述他们爱情故事中的一个情节。

诉衷肠湘云带丫环翠缕来贾府,拾到宝玉不慎丢失的金麒麟;黛玉不放心湘云的到来,尤其担心金麒麟又引来"金玉良缘"之说,因此悄悄前来欲察二人之意,听到宝玉在湘云、袭人面前对自己不避嫌疑的称扬,心有所感;接着,宝玉向黛玉倾吐了积聚已久的肺腑之言。

99.简述一个《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

A.宝钗扑蝶宝钗见一双玉色蝴蝶,十分有趣,想扑了来玩耍,就一路跟踪蝴蝶,来到滴翠亭上。无意听到小红和坠儿在谈一些闺房私话。为了避免尴尬和无趣,装出一付正找黛玉的样子,还大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

B.晴雯撕扇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扇子跌折,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了一通,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而宝玉赴宴回来,仍和晴雯有说有笑。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就任凭她将一大堆名扇痛痛快快撕尽了。最后晴雯将宝玉手中的扇子撕了,又把麝月的扇子也撕

100.《红楼梦》中有些人物形象的姓名借助谐音特点表示了作者的某些暗示,试举例两例说明。

答:例如小说一开始就出现的“甄士隐”、“贾雨村”两个人,含有“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意思;宁荣二府四位小姐分别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表示贾府四春“原应叹息”。

101.《红楼梦》中关于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叙写有什么作用?

答: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作为故事的开端;二进荣国府,则深入其中,引出贾府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三进荣国府,亲眼目睹贾府的衰败。总体而言,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盛衰,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小说的贯穿线索。

102.《红楼梦》前几回中,“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都具有总纲性质,试就其一作出说明。

答: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总体介绍了贾府的环境;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所见的人物,总体介绍了贾府的人物,所以起总纲作用。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情节,总体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明确了贾府的外部环境,所以也起总纲作用。

103.《红楼梦》中袭人与贾宝玉关系那么密切,那么受到贾府主子喜爱,为什么却只是列名于《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不但次于《正册》,而且次于《副册》?

答:宝玉出走后,王夫人把袭人打发回了娘家,袭人“不得已”与蒋玉菡结了婚。小说中说:“看官听说:虽然事有前定,无可奈何。但孽子孤臣,义夫节妇,这‘不得已’三字也不是一概推委得的。此袭人所以在又一副册也。”原来是从封建观念出发,因袭人未能守节而贬低她。(能大体说出意思即可。)

104.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两个女子的命运。清指出这两个女子是谁,并简述其中一个女子的身世与命运。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答:①是薛宝钗和林黛玉。②薛宝钗出生于豪富的皇商家庭。她挂有一把金锁,与宝玉“通灵宝玉”恰成一对。但宝玉倾心于林黛玉,于是贾母、王夫人、凤姐等人使用“调包计”让宝、钗成婚。后来宝玉出家,宝钗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105.试比较探春理家和工熙风协理宁国府不同目的。

答:王熙凤是为了谋取一己之私利,满足自己权欲的虚荣。探春完全是出于对这个家庭的公心,出于一份朴素的情感和责任。

106.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答:玲珑洒脱,机智权变,心狠手辣。

107.在世人眼中,贾宝玉是个“废物”,请说说这一说法在文中有何根据。

答:贾政希望儿子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宝玉却无意于此,因而常被骂作“逆子”;他读《西厢记》之类的禁书读得津津有味,一沾到科举程文就头痛不已;他整天和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如胶似漆,却不乐见正经宾客;他是个无事忙的富贵闲人,听到别人劝他讲究“仕途经济”,便直斥为“混账话”……

108.请用三个四宇短语来概括晴雯的性格特征。

答:俏丽明艳,刚烈孤傲,敢于反抗。

109.谈谈《红楼梦》中刘姥姥的形象特征。

答:①善良的老人家门②勤劳的劳动者。③热心的好心肠。④智慧的公关师。⑤幽默的老太太。⑥率直的好脾气。⑦乐观的生存者。(任意答出五点即可)。

110.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花袭人的性格特征。

答:温顺乖巧,善解人意,清醒自尊。

11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重要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

答:示例: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等。

112.试举几个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贪赃枉法的事例。

答:贾雨村徇私判案,薛蟠打死人浑不当事,王熙凤私通关节、仗势弄权。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