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作品《王几何》
王几何旧照
王几何其人
“王几何”真名王玉琳,是作者马及时父亲的毛根儿朋友。他的课形象生动、风趣幽默,尽管没上过一天“王几何”的课,但马及时身边有太多人讲过“王几何”的传奇故事。2005年,马及时写就了这篇文章。
马及时出生于教师世家,“王几何”是他父母的同事兼好朋友,他对这位长辈很熟悉。在那个年代的都江堰,“王几何”是当地的名师,上过他课的人都说“王几何把枯燥的几何课上活了。”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王老师的真名,只知道他叫王几何。
马及时回忆称,年幼时曾经过“王几何”上课的教室,听到里面传来阵阵笑声。“上几何课,也能如此欢乐?”那是马及时第一次感受到这位长辈的与众不同。
在马及时成长的岁月里,也总是绕不开王几何这个名字。“父辈教师聚会要谈到他,王几何的学生聚会也会谈论他。”马及时说,尽管他没听过“王几何”的课,但有关王几何在黑板上反手画圆、叫学生们上台画圆被画成苹果、梨等四不像的传说早已烙在他的脑海。几年前,四川少儿出版社约他写一本有关童年故事的书,他就将王几何选为了故事原型。因为太了解,马及时写这篇文章只花了两个小时。
王几何的外甥谈王几何
何民是“王几何”的外甥,也是马及时的朋友,更是《王几何》这篇文章的第一个读者。“写得非常传神!”这是何民对这篇文章的评价。何民说,马及时选取了舅舅上课最生动的那一幕。
何民还分析了出版社选用这篇文章的理由:现在的孩子上学太苦了,选取其他名家的文章都考虑了思想性,而这篇文章能给孩子们带来欢乐,让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呵呵一笑。至于文中说及舅舅矮胖、像个笑面佛、反手画圆等细节的刻画,何民认为“有些夸张,不过可以接受。”据称,每个初看此文的读者都会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马及时谈文章入选教材感受
“我是草根作家,是新入选文章作者中名气最小的。”马及时说,他一生中写过很多文章,也出过几本书,此前散文《林中雨》曾上过幼儿师范学校的教材,还有几篇文章上过教辅,但影响力都有限,他做梦也没想过自己的文章能进入全国发行的教材。在他看来,《王几何》并非他写过的文章中最好的。“但我写他绝对是用了心,动了情的。”马及时说,如果写不好也会觉得对不起这位长辈,“毕竟,他在我脑海里活了几十年。”
文章入选初中语文教材后,反馈如洪水般:有人认为文章无思想性,不应入选教材;有的认为文章活泼有趣更重要;还有人认为文章平实幽默适合青少年阅读。马及时说,对于一篇文章,读者有不同的看法也很正常。很感谢这些读者们讲了真话,也理解不同的评价。
但马及时不认同“文章一定要有思想性”的观点,他认为文章贴近生活最重要。
入选教科书,马及时觉得是一种荣誉,更是压力。“我担心以后写的文章不好,会让人嚼舌头。”马及时说,《王几何》的成功也令他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需接地气。接下来,他会继续将身边的亲人、朋友和老师们作为写作对象。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