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淘宝 > 名家博览

孝的矫情和孝的迷信

http://www.19mini.cn   2010-03-23 来源:网易博客 作者:张鸣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孝的矫情和孝的迷信 张鸣 讲究孝是个好事。人类区别于动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能够反哺产生的效果是人类得以积累生产和生活的经验也顺便发展了文化。不过孝这名目不会老老实实跟人们在

讲究孝,是个好事。人类区别于动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能够反哺,产生的效果是人类得以积累生产和生活的经验,也顺便发展了文化。不过,孝这名目,不会老老实实跟人们在底层待着,一旦上升为某种意识形态,就未免有些啰唆。啰唆到更像仪式和表演,而且是不合人情的仪式和表演。

儒家主张的守孝三年,虽然具体算下来是两年零几个月,也够长的了。父母驾鹤西游,做儿子的结庐在坟边,披麻戴孝,不能饮酒吃肉,禁绝性欲,也不能生产挣钱,苦苦熬上两年多。有几个人能实行呢?在孔子那个时代,这是说给贵族听的,一般平民没有份,想操练也不行,要饿死的。孔子之后,儒家伦理变成了国家道德,奉行三年之孝,成为官员士大夫的义务。谁要在这个问题上稍有闪失,一辈子就交待了,再也别想飞黄腾达。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士大夫才不得不皱着眉头咬牙守着。汉代做官,不比文章比孝顺。最容易见出高低的战场,就是结庐守孝,你守三年,我守四年,你四年,我十年。真的守了十年,怎么能熬得住呢?于是有人揭发,这人在父亲的墓道里纳妾,还生了儿子。

现在讲究评劳模,表彰先进,古人其实也好此风。古代的先进模范,是孝子和节烈妇。定期由地方官上报,事迹核准,由皇帝批准建牌坊。虽然那时候男人当家,男人做官,但表彰者却多为女人。因此,后来的人一说到牌坊,就马上想到贞节两个字。其实,孝子牌坊也是有的,只是少一点而已。有意思的是,查一查史籍,凡是孝子,差不多都有一项特别事迹,那就是割股疗亲。父亲或者母亲生了重病,在求医问药不灵,或者根本没有怎么求医问药之际,孝子就割下自己身上的一块肉,一般都是屁股上,也有个别在胳膊上下刀的。对自己,比《威尼斯商人》里的犹太人夏洛克对安东尼奥还要狠。这块肉熬汤给父母喝了,病就奇迹似的好了。没有做到这一条,孝子多半当不上。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真的下刀割的,当然有。但只装装样子,割层皮下来充数,甚至连皮都没破,只拿屁股上不小心碰的伤口说事的,也不是没有。

人屁股上的那点肉,跟猪屁股上的肉,没有多少区别。煲汤,其实还不如猪脚和鸡大腿。对任何的疾病都没有太多的用处。这个道理,其实古人未必就不知道。否则,医生们治病,就无需针砭药石,只开孝子屁股汤就好了。所以,这种事迹,多半是矫情,属于为了争古代劳模而施展的非常手段。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凡是可以借以牟利的东西,都可以产生迷信。就像国人拜神,多半是为了要挟神为自己办难办的事一样,可怜的神仙,一面被利用,一面受膜拜,拜的久了,拜的人还真就有点将信将疑——迷了。所以,孝之本身,无论是孝行还是讲孝道的经典,在奉行孝道的人看来,也具有神力。二十四孝里郭巨埋儿,郭巨为了不让儿子跟老母争食,挖坑要埋掉儿子的那一刹那,居然挖出出来一罐金子——孝行感天动地了。同样的例子也是二十四孝上的,这回只感动了一个上天的美女。董永卖身葬父,七仙女下凡给他做媳妇。显然,这个故事比郭孝子的事迹,对人们更有吸引力,要不然怎么会有黄梅戏《天仙配》。汉代对孝道推崇最卖力,甚至还假托孔子,编了《孝经》。既然编出来了,信徒们自然奉若神明。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天下大乱。居然有人对皇帝建议,对付起义,无需派兵,只需派一个大臣,向北面诵读孝经,反叛自消。又过了些年,董卓专权,天下灾异流行。两位大臣上书,说是念诵孝经,就可以消灾去难。汉献帝从谏如流,真的让两位仁兄隔两天就念诵一遍孝经。

郭巨和董永的故事,都是神话,或者大人编给孩子看的中国式童话。如果真的相信活埋孩子能挖到金子,展示孝心可以吃到天鹅肉,等七仙女下凡,那就该进精神病院了。同样,无论念多少遍孝经,也止不住刀兵,息不了灾难。出这样主意的人,如果不是病笃乱投医,就是思维昏乱。或者像余英时先生解读的那样,是受了作乱的太平青领教装神弄鬼的影响。但是,几千年来,无论孝的矫情,还是孝的迷信,都长久不衰。多少辈子都有人津津乐道,传的妇孺皆知,不断在民间发展出些新的故事来。只要孝道还有需求,就会有人将之鼓吹成这个样子,一点办法都没有。《红楼梦》好了歌云: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子谁见了。可惜,痴心父母话语权大,他们只希望“好”,看不到,或者不想看到“了”。好便是了,就变成了虚幻有“好”无“了”。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