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她真的很想和大家交往,她走近的时候,只能干站着,插不上一句话,讪讪的,最后还是选择黯然离开了。”那个赤红脸蛋的女孩把话扯得如此直接,直盯着她翕动的唇角,脑子瞬间空洞一片。
我想到了她的文字,她对朋友真切呼唤,只是讨不来一池涟漪,那种掩面的哀戚感,让我当时有些讶异,怎么会呢?她是一个多么负责的孩子啊!你交代给她做的事儿,从来没有懈怠,也不会临时起意,造出回绝的合宜理由;她上课认认真真,字也爽净疏朗;班级合唱演出,她自若地背转身来指挥旋律;学习成绩虽称不上优异,也算临界。这样的一个女孩应该有比较不错的人际交往圈子,为大家欣纳才是。可是她这样的孩子必定忠于自己的内心,遵从自己的文字,不会任意翻卷。想她内心一定有了断崖般的失落才自说自话,遍寻自己,里里外外,纵横上下,可是依旧感受不到自己对人的亏欠,这让她心履冰河了。
面对这道伤痕,我依稀记得自己这样回应:无愧于心就好。现在想来,这样一句岸然的应答根本不是她所吁求的啊。她想象着老师能够指点迷津,让她迎迓绚烂的回音,结果就盼来她已经从自身出来求证的结论而已。我现在能够感受她目睹这句话时的升腾出的怅然了。还臆想着那或许就是某一时刻心潮回落的泡沫,假以时日,一片片会迎风而散,化为乌有。此时闻听赤红脸蛋女孩的汩汩滔滔,一下错愕。原来如许日子以来,她还在圈外。
你能分析一二吗?愿意征询她的看法,她一定有自己的感觉。这是一个思维迅捷的女孩,你只要给她丁点提示,比如让她以“声音”为题以点带发散思维,别人抓耳挠腮终是歉收,她则不然,从自然、生活、历史等角度洋洋洒洒罗列二十多条,有的直指复杂的人心深处。其次,同龄的孩子那种心灵的共感更加切近。
“我们玩笑是常开的,过分也不计较的,有时候会滚着一团,如果你朝她来一句,那张脸霎时间紧绷起来,我们敛住笑,很是尴尬,她的严肃让我们觉得沉重。”
“下课了,女生多八卦,那些明星歌星变形记中的酷酷角色都是我们津津乐道的内容,她愣着,插不上一句嘴。”
“老师,你不会觉得我们毁三观无体统吧?”
“哪能?”
“我们也聊文学,看最小说,品饶雪漫、李悦然、郭敬明等,她依旧是木在那里,实在无趣,就闷头做题,做题。”
“我们给人起绰号,雅的屏蔽,损的奇葩的,都被我们光顾着。结果她对我们怒目相向,指斥我们不顾及别人感受啦,辱没别人尊严啦,哇塞,太上纲上线了,说得我们一愣一愣的。我知道自己和周围的有些闹,可好玩儿,她太端着,不萌啊!”
她呈示的零碎片段让我猝然一惊。端着,有错吗?关乎道德品质吗?感觉互不关联。可是这热切的心为什么就唤不回温暖的应答呢?她在圈外神伤着,张望着,无措和委屈灌满了小小的心灵。
没有归属感的孤独啊,你在多少孩子的心间犁破伤痕。
想起了另一个圈外的女孩,她的母亲在政府部门工作,面若政治底牌,喜欢红歌,在红歌的激昂旋律中沸腾热血,红歌成了她精神的图腾。她的女儿却喜欢流行音乐,这让她的母亲愤怒出离,因为流行的东西在母亲眼中是浅薄的,乏味的,是靡靡之音,是让人沉沦的恶物。于是她坚决遏制孩子的兴趣,女儿慑于母亲的权威,也跟着唱红歌。但是她在学校的圈子里却寻觅不到一个可以倾心一谈的朋友,她被弃置圈外了,可是她渴望成为圈里的一个呀。她的心田覆着冰霜,眼神迷离,在女儿的伤海中她低下姿态,却唤不回失落的情绪。
和她们相比,自己不也有过圈外的境遇吗?别的同学在谈起《红楼梦》时口若悬河,他们能够厘清里面复杂的人物关系,他们交换着对王熙凤和贾探春的做事禀赋异同的深入探问,他们探幽着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源问题,而自己仅知道零星的经典桥段,另外知道的就是《红楼梦》是一部以宝黛爱情悲剧为线索的著作,它反映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胜到衰的命运,折射的就是封建社会走向没落云云,当自己攒足了劲儿把这点东西哆哆嗦嗦地奉出来时,他们投来一句“老生常谈”了,算是对我的交代,继而依旧在思想的交锋中酣畅。我没有错吧,这些都是从书中学到的东西,为什么他们弃之如敝屣呢?无解了,只能张望着,张望着……
你也如我们一样在圈外逡巡吗?大概你也有着对圈里深度的渴望吧。当我这样问你的时候,想象你正乜着眼,懒懒地回我,“谁不想成为圈里的那一个呢,成长的田野上谁不想和同类一道拔节,一道倾听风的欢畅,一道触摸雨的魂魄啊,如果想象可以抵达,那我愿意打通白天和夜晚的通道,自由奔跑。”
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被圈子隔离吗?那个红脸蛋的女孩罗列的图景是不是已经向我们揭示了一点端倪,端着,不萌啊。目及这两个词语突然想到了《90后社交圈真相》中看到的一句话:“可是我比较喜欢真实活泼的明星,太端庄的反而不容易找到萌点。” 萌,让人亲近。端着,让人拘谨。某些场合严肃、端庄没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一贯端着,成为自己与人交往的底牌,可以想象的是注定会在人际交往中折翼,因为端着本身就让人难以放松啊。你可以想象一下,大家嬉闹着,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唯有你那么持重,他们是风一样的孩子,你是篱笆,他们注定要翻越你的高墙啊。你端着没错,他们嬉闹无过,感觉无关品质对错,感觉相应的近,相悖的远,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原来人与人的亲疏在于声气相投与否啊。参差百态,乃幸福之本源,这样美丽的智慧日夜兼程来启悟我们的心扉,可是现实生活中那份热闹随心总是不给智慧喘息的余暇啊。如果可以,我愿意搭建一架梁桥,让她归于向往的温暖。可是我能做什么呢?只能愣怔着看她文字里那渴望不得的悲苦旋旋而生,回环往复。她的内心本来燃着一枚渔火,现在就要寂灭了吗?你有自己的特质,这是紧要的底色啊,你能利用它的,只要你愿意。
可是那个政治面孔的母亲呢,你违背了女儿的特质,让自己的判定顽固成藤条密密实实缠绕着一颗成长的葱绿的心,让她离开自己的田野,最后招致了什么后果呢?长大的女儿和周围有着千山万壑的距离。她不是同龄圈里的人,也不是你们圈里的人。成长哑然无声,留下孤单陪伴。她的块垒能有化解的可能吗?过去的岁月可以折回刨光吗?
我忧惧着匆忙反顾。自己成为圈外的那个,根源在于自己仅仅是一枚飘摇的符号。我把自己化成公共语言的传声筒,诉说着失去灵魂的东西,飘忽的一颗心,如临秋的叶子,怎么能够被鲜妍明媚张扬自我的田圃接纳呢?
感应被疏离的那一刻,与其沉陷在怨悔中,不如摊开自己那颗潮湿的心,伸出渴求的喙,向阳盛开。我看到圈外的那个女孩正以凝重的态度翻开一册册的练习,通过一道道题目的攻克换得应试的峰值来弥补自己飘零的心灵(这能让你暂时疗伤,能维继多久呢,有点怀疑,不如去翻阅经典文本,沉潜在精神的广阔里吧,这只是从自己的体验出发提出的小小建议。);圈外的自己以另一种忙碌的姿态来固化摇摇欲坠的精神樯桅。
或许你会说,圈外的多是孤独的,是那种没有归属感的孤独。其实圈里的难道没有自己的孤独吗?莎士比亚说:人生除了喧哗,里面空洞无物。很多时候,孤独无处不在,没有自己的立场感,没有自己的方向感,这不都是孤独的形式吗?可以说,孤独是成长的常态。在成长的旷野,人生的底盘上,你我都是客,独孤你我。而孤独却不一定带来毁灭,享受孤独的人注定是精神的创造者。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