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答谢中书书
[南朝•梁]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隐居集》
[赏析]
读六朝文字,最能领略古人文字华美之妙。如这篇《答谢中书书》是南朝陶弘景晚年幽栖山林时写给谢中书的一纸短札。全文仅68个字,用简洁的语言,以山川之昏晓、四时之变化,描摹出南方水木之清华,杂以骈俪之句,文辞清新隽永,语言精练生动,写景寄情,神气飞越,音调铿锵,节奏鲜明,兼有诗的冥想、画的色彩和音乐的节奏,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卷,令人吟咏再三,爱不释手。
近人钱钟书说:“人于山水,如‘好美色’,山水于人,如‘惊知己’:此种境界,晋宋以前文字中所未有也。”《世说新语》记:“桓子野每至山水佳处,辙乎奈何?”这样的观感出现在魏晋时代,并不是偶然的。魏晋以来,“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时人将其精神寄托于对山水的纵情游赏,深入山水,寄情登览,成为一时文人的风尚。
《世说新语》载王子敬云:“在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忘怀。”魏晋文人,引山水为知己,并以其审美的眼光、富艳的才华,精致地描绘出自然山水异常生动新鲜的状貌,于是山水诗与山水小品乃大行其道。其中一些尺牍小品,描写山水声色之美,用骈句以壮其“势”,用散句以畅其“气”,骈散兼备,气势生动。如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尺牍小品,能够“以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讲求对偶,追求声色,简淡清新,文风隽永,可以和谢康乐的山水诗媲美。
陶弘景,南朝齐、梁间文学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好读书,喜道术,爱山水。梁时隐于句曲山,自号华阳隐居。梁武帝遇有朝廷大事,经常向其咨询,时人号为“山中宰相”。齐高帝曾写信问他:“山中何所有?”他写诗答道:“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溢于言表。
凡一篇作品能够流传久远,必有其“过人之处”。清人所著《论文偶记》论文字之精妙,曾下一断语云:“文章到精妙处,便一字不可移易。” 陶公此篇短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也是无一字不精妙,无一句不用奇。全文用对照法,将“高峰”与“清流”相对,将五色的石壁与四时的林竹相对,将“晓雾”与“夕日”、“猿鸟”与“沉鳞”相对,无一字一语不曲折。文字虽不奢华,却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于一气行走之中,时时提起,使山水之间的一股空灵之气、声色之美跳脱而出,有声可寻,扑面而来,爽人眼目,称得上是写山水景致的圣手。
古人小品文字一首一尾,往往最堪玩味。本篇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感慨始。煞尾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收束全篇,以感慨终。看似不经意而为之,却定然是惨淡经营、精心雕琢所得。想陶公游罢山水、写罢此文之时,也要像我等这般掷笔叹一声:文字岂可废雕琢?至于是清雕还是浊雕,巧雕抑或拙雕,就看作者的本事与造化了。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