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接着说麦子打完了,我们也会觉得农民的心这时才会安安稳稳的放下来。可是哪里能够闲下来呢?秋苗还等着追肥、浇水。这样的生活无不让人感到夏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是被绷紧的。
农村的孩子学习这样的文章,由于具有相关的生活体验,感受、理解起来会更真切一些,而城里的孩子体验从何而来呢?他们和城市亲密接触,远离现在的泥土,更远离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他们面对老师的提问作出那样的解读也是情在理中啊,怎能责怪他们呢!
笔者是农民出身,对那个时期的农民生活有深切的体察。借助语言能够还原那样的一段生活图景,还能引领学生感受当时农民的心理,在感受里读出那种紧张感。而欠缺那样的一种生活经历的老师,要想领着学生感受农民彼时的内心也是不易的吧。
欠缺了这种和泥土生活相关联的经验累积,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文本进一步的理解、感受,而且还影响到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
曾经听说过这样的一则故事,南方的孩子没有见过雪,老师在讲雪这一概念时为了让学生对雪有形象的认识,借助了打比方,说雪就像田野飞舞的蒲公英,如那苇荡飞舞的芦花,还像那满城飘飞的柳絮,任凭了老师的启发,学生没有见过老师联想到的东西,自然无法获得对雪的形象鲜明的认识了,而它触觉上的冷更是借这些比喻传递不出的,雪是老师认识里的雪,却无法勾连出学生对雪的想象,联想能力更是无从谈起了。
相反如果具有一定的累积经验,那么作文的联想能力还是易于触发的。笔者犹记得某年高考作文中引入一则两个女孩在玫瑰园里对玫瑰之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对园子好与不好的判断材料,一考生在《对“刺”的思索》一文中有如下一段文字:自然界有一种植物叫蒺藜,它的果实满身是刺,只要你用手碰它一下,它就会刺破你的手指,可是它自有它的妙用,中医常把它做为一味药,给病人治病。假如我们根据它的扎人特性来说它“刺”,就是正确的批评,这些批评常常使人不快,甚至恼恨,但正确的批评能够帮助人改正错误。
这段文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平时的经验积累,正是由于这经验知识的积累,所以一旦有新信息的刺激,已有的经验(对蒺藜的认识)就立即与新信息(对玫瑰的认识)组合起来,假如作者根本不知蒺藜为何物有何用,就无法产生这样的构思,所以说已有经验是生发联想的沃土。
蒺藜是生活在田野里的一种绿色植物,农村的孩子当不陌生。城里的孩子会陌生些,要想获得丰富的联想,你非得有一定的经验不可。
现在笔者忧心的是,因为汉文学之美多数是建立在农业社会之上的,像《诗经》里的生活,如陶渊明的渡头落日、墟里炊烟等都代表着汉文学之美的典范。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很多寄寓着泥土情结的环境正逐渐消失,很多诗意的事件也不能复原,很多温馨撩人心绪的情感无所附丽,再加上更多的人离开了土地选择了城市生活,要我们的孩子继续领略汉文学之美,还要具有相当的联想能力,又能在笔底摇曳泥土的芬芳,真是强人所难啊!
君不见,现在的学生笔下的文字还有多少篇章是氤氲着泥土之美的;再看看那些作家笔下的文学吧,还有多少是根植于农村生活的;打开电视瞧瞧,影视剧中还有多少是凝结着泥土清芬的!如果经济的发展注定伴随着“物质基础”的失去,泥土的失去的话,它怎能不衍生我们这些有泥土情结的人们内心的沉重呢。守护汉文学之美,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