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过,在新旧交替的时候,“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流血。”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从试点实验到推进实施已走过了十度春秋,现状如何呢?我的观点是,“雷声大雨点小”,“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课堂除了装点门面的公开课尚能够体现新课改的一些理念,其它日常课堂依然是传统的“满堂灌”;教材依然被教师和学生奉为圣经;师生关系依然是不平等的,对话与互动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依然是“读书”、“练习”和“考试”,自主、合作与探究只不过是一种装饰或者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点缀。可以说,新课改的实施是举步维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一、中高考的指挥棒在作怪
全力以赴抓高考,理直气壮搞应试,一心一意夺高分;什么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统统靠边站。这是民间流传的有关课改现状的写照,真是对教育的一种绝妙的讽刺。怎样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怎样提高学生的高考分数?“死楸,楸死,往死里楸”;一所学校怎样才能出成绩?“抓紧抓实抓出血来”……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对教学的评价往往注重的是结果,评价的手段是单一的笔试,评价依据是考试分数。高考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高考指挥棒和社会、家长对升学率和质量的高要求对学校、教师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学校因为害怕推行课改会导致升学率下降而不断给教师施加压力,教师压力的释放渠道那就只有学生了,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能得到好的成绩和升学率,教师根本就不会也不敢使用还在推广中的不成熟的课改模式,那么一切就只有重新回到传统模式的老路上来,整个教学的指挥棒还是高考,应试教育还牢牢的主宰着我们的课堂。在应付检查的时候,教师则拿出另外一套教学方案,摆出有些新课改内容的样子给别人看。
“非改不可”的课改虽然在进行,但与之相匹配的高考改革方案迟迟未出台。学生茫然,老师心忧,都在等待“指挥棒”指向何方。只有高考真正改变,课改才真正有意义;只有高考改革加速,课改才能见成效。
二、能轻车熟路谁愿负重搭桥
如果随机调查教师,更习惯用哪一种模式进行教学活动,统计结果恐怕是习惯传统模式的居多。事实上,大多数老师只是在应付公开课和上级检查的时候使用课改模式。甚至还有教师说,既然我们传统的教育为国家建设培养了那么多的人才,怎么能说这种教育不好呢?并对新课程改革产生了怀疑,认为课程改革是不会持续下去的,以后还要回到传统的老路上。更多的教师在迷茫中徘徊,教案不知道该怎么写了,课不知道该怎样上了,考试不知道该怎么考了,学生不知道该怎么管了,书没法教了。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和工作方式,重塑自我,重构课堂,重建教学;要求教师增强课程意识,做课程的开发者;要求教师转化角色,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求教师变革行为,做教学的研究者。这些要求对教师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深入学习,潜心钻研,认真反思,这对于长期以来习惯于按部就班工作的教师来说,无疑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事业心缺乏的教师来说,肯定不想去进行新课程改革。
任何课程改革都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否定或者修正教师以前的做法,一些老教师教了大半辈子书,要在短时间内把他们烂熟于心的教法改变过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同时,由于新课改注重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重学生的感知、体验、发现等学习目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而农村地区落后的教学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上,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感到很困惑,要不要用,能不能用,该怎么用,成为老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新难题。
三、官本位思想,稳定压倒一切
新课程实施主体是教师,核心是解放思想,灵魂是实事求是。虽说教师是课改的具体实施着,但是教师受方方面面制约的因素太多。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有没有新课改的意识,有没有建立起与新课改相配套的新的评价机制,有没有为新课改保驾护航,这些都是课改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面对新课改,教师教干不敢改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担心失败;二是压力太大。伴随着新课改应该是考试制度和评价机制的改革。实际上是在上上下下大力倡导和推进新课改的同时,考试制度和评价机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革。考试依然是为了筛选,考试的内容依然是侧重于考查知识的考查,考试方法依然是一张试卷定终身。这样“分数至上”和“升学率”仍然是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在这样评价机制下,教师很少有人敢去尝试实施新课改,教师们存在的普遍担忧是:教师工作越费心费力,课堂越放开,实验得越深入,学生以后可能会考得越糟糕。即使有个别“吃螃蟹者”,大胆去尝试新课改的,也极有可能招来领导的责怪,同行的讥讽和家长的不满。
有专家认为,新课改成在教师,败在领导。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学校领导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评价是制约新课程实施的瓶颈,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任何时候的教育改革如果没有教育决策者热情支持和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改革必定遭遇失败。社会各界对课程改革还很陌生,对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表现冷漠,他们只关心结果,看重结果,不关心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课改进程和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热情。
四、上有天下有地,轮不到普通教师开先河
其实课改并不难,遗憾的是许多人尚未真正投身课改,却先预设出许多问题,假想出一大堆障碍,这些问题和障碍成了他们不课改的理由。还有一部分人依然在观望,犹豫不决,陷于不课改良心过不去,课改又怕自己过不去的心理困境。顾虑太多,尝试太少;不敢“下水”自然学不会“游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观念上的问题可以说是根源之一。说得再具体些,就是还没有真正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在研究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翻新教学方法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正确思考:为什么这样设计,与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否一致?是否符合时代与学生发展的实际,如何保持它的连续性……
正确的教育观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贯穿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始终,决定了改革的方向和结果。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经验成果固然很多,但也不乏形式主义和华而不实:教学设计与实效相脱节的有之;观摩课花样繁多而平日授课走老路的有之;潜心研究“怎么做”却不常考虑“为什么这样做”的有之;取得一些成效后却不知下一步该怎样做,无法继续深入研究的也有之……这些现象都严重的制约了课程改革的进程。
五、前无车后无辙,路在何方
不难发现,课改倡导的更加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协作、探究学习的理念,建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评价体系的理念,等等,并没有真正走进我们教师的心灵,并没有改变教师的观念和思想,也没有名副其实地走进我们的课堂,我们看见的也许只是一副课改的空壳。那么,为什么在课改实施中会出现教师有意识怠慢、冷落甚至是抵制课程课改呢?须知,传统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影响巨大,几十年以来它已经成为我们教师的教育习惯了。这个习惯让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对外来事物产生了抵制,“不感冒”,拿刚刚起步的课改对抗几十年的传统,无疑是较为困难的。我们现在终于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了,实际上是一个原因,习惯一旦形成,改变就很难了,不是吗?
新课改需要勇气,需要开拓精神甚至牺牲精神,目前许多教师依然满足于“经验型”,停留于“辛苦型”层面,“研究型”“创造型”的教师凤毛麟角。相当教师不能自主地将先进的课改理念与自己的教育实践包括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么生吞活剥,要么“穿新鞋走老路”,依然“跟着感觉走”,提高教学成绩多数还是靠“关、卡、压”,“扣、贴、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师生身心疲惫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心理成长的引导着和促进者,这是21世纪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教的本质在于引导,遗憾的是教师本身都不知路在何方,又怎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六、舆论刮旋风,无所适从
高中新课改“最要害”的变化是学生自主选课。这是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难点!这其中,有高中学生自身的问题,比如高中生对社会的了解不深,人生规划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不知道自己今后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因此也就不知道该选什么课;有家长的问题,家长期望的未必是孩子喜欢的,选课时听谁的?有学校的问题,学生想选的课,学校的师资、设备、场地等都能满足吗?还有社会的问题,相对统一的高考,就业形势的严峻,无法让我们“想干啥就干啥”。所以,新课改的方向是对的,需要我们努力去追求,但在短期内完全“达标”是不现实的,说“课程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有道理的。
每每有改革派与保守派争论,双方要争取的都是看客。无奈中国看客往往以“看”为乐,看客未必要支持谁反对谁,他们图的就是个热闹。然而教育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事情变得就不那么简单。课改应当有一个好的舆论环境,但是很遗憾,我们看到的不是这样。那场所谓的“高考之痛”讨论是一家晚报首先发难的,教育界认为记者不慎重,但是记者们强调“读者有权知道”,认为发出的消息不准确可以更正。然而教育不同于一般行业,其中的许多问题不可能通过“群众讨论”、“群众投票”来解决,如果假借所谓“民意”来反对课改,那就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恶果。
七、习惯性得过且过,随波逐流
无庸讳言,一些教师是在等待课改的失败,认为既然那么多的教师都在反对课改,那是不是有可能会回到老路上呢?还有一种是等待其它校区和其他同行先做好,自己照着做就可以了,是一种等现成的心理。这两种等待的心理固然不可取,却也映射出部分老师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心态。放不开手脚,怕出乱子,怕犯错误;不思进取,思想懒惰,习惯于老路子、老办法;认为课改与己无关,是专家学者理论家和领导的事。诸种态度自然影响课程改革的速度、质量和成就。
课改既然是改革,那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标准,没有参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教师既是课改的实施者,还是改革家,课改允许用时间来换得质量和进步,它需要一个较长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反复过程才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成果。做什么事情不太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课程标准》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在实践中去完善,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发现了课标中这样那样的问题。社会和学校不要给教师太多太大的压力,学校应该给教师的课改实践提供充分自由的空间,提供精神的、物质的和智力上的支持。教师现在要做的工作应该是正视现实、不能回避,放松心态、积极准备,学习理论、吃透领会,不等不靠,成为课改历史潮流中勇敢的改革者和实践者。
八、评价机制不改革,说什么都是空谈
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建立与素质教育配套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上,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新课程倡导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尤其强调质性评价方法的应用。只有将质性的评价方法和量化的评价方法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才可以有效地描述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打破将考试成绩作为惟一评价的标准和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新课程改变了教学理念、学习方式,其目的和意义最终还要靠评价体系来实现,只有评价标准变了,才是高中新课改最实质性的变化。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体系,注重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使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工具都发生和素质教育相一致的改革,才能充分发挥评价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事实上,这个评价体系就是高考,也是课改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高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高考考不考?答案是:高考必须坚持,高考必须改革,改革必须慎重。
九、进二退一,难免的反复
理论与实际总是有距离的。新课程如火如荼不过就近几年的事,老师们能把理论学习好,记在心上就已经很不错了;大部分老师能在教学中积极尝试运用就已经够了。要求这,跟要求学生学习一样,不能操之过急,需要过程,老师们才能通过不断的尝试,调整自己的做法,取得预期的效果。有个专家说过:课改将要改变不仅仅是传统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的是我们已经适应了的、每天都在进行的习惯的教育教学行为。这句话很有道理。如果单凭几次培训,就想如何如何,那我们的教育早就好了。人的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有时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正体现于此。中国人的思维能力举世闻名,但动手能力往往滞后许多。因此新理念的形成和宣传应该说早已到位,至于实践过程和收获就难定论了。
新课改自实施以来,虽然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各种指导资料铺天盖地,各种培训雨后春笋,但由于本次新课改对基础教育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的步子走得比较快,教师一时很难接受和适应,再加上绝大多数的指导材料,理论性强,缺乏可操作性,各种培训时间都比较短,培训内容比较多,培训形式又比较单一,因而很难有效地促进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专业成长。这样就导致教师在新课改中无所适从,不会开发课程,不能自觉地转化角色,不知道怎样去使用教材,甚至不知道如何去上课。这样就必然导致新课改举步维艰。
十、“小气候”影响不了“大环境”
教育教学都是必须精雕细琢的脑力劳动,必须谙熟规律、掌握好分寸、洞悉学生心理,随机应变等,要做到这些,光凭一腔热情固然是不够的,没有敬业爱生的精神则是万万不可的。如果说时代的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的话,那么崇高的敬业爱生精神就是教师投身改革的内驱力。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要实现课改目标就是一句空话。而责任心事业心从何处来?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今天,大河无水小河干。
课程改革的一些美意是给孩子松绑,让孩子在学校里自主地学习。这些举措反而造成了家长的担心,老师也未享受到课程权力下放带来的好处。现在一纲多本的情况下,为了应对考试,如果老师和家长不放心,就可能让孩子复习所有版本的教材。为了弥补课内的不足,社会上的补习班不但没有因为课程改革而减少,反而更有市场。我不认为这是教材一纲多本的问题,归根到底,现在升学压力在这里,考试还在引导教学。再加上某些学校教学实验设备陈旧,资源跟不上,让新课程改革难;教师不熟悉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驾驭课堂的能力有限,导致课改难以推进;第三,教师地位不高,待遇不好,使有的教师无心于新课改。
结语:新课程改革如同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改革一样,会遇到重重困难甚至阻力,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无疑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那只是前进中、发展中的问题。“先知先觉”主动,“后知后觉”要付出成本和代价。一场影响中国发展根基的课程改革必将像拨正了航向的巨轮乘风破浪,驶向远方。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