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使用的方法不同,教学效果也就不同。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语文教师要用正确的观念指导教学行为,并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既要有教学重点,又要有教学难点。这些重点与难点的内在联系,必然上升到知识、能力与智力结合的某一高度,这便是这节课的主题。缺乏主题的课,就像没有主题的文章一样没有生机,主题不鲜明的课堂也不是科学的课堂。课堂设计不科学既不利于深化知识,又不利于提高能力。因此,教者在教前应进行艺术构思,使课堂在主题的统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了突现主题,教者可以直接从主题切入,大胆地采用各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设计时,教者一方面要设计好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要把学生设计为主角,自己做导演,去突现主题,调动学生热情。
创设情境,加深学生理解。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体会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运用电教媒体,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情境是最好的办法。如《最后一课》中那悲壮浓郁的爱国情,《背影》中那催人泪下的父子情,《乡愁》中那强烈忧郁的思乡情等等。教师要善于把握住教材中作者的情感因素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体会、领悟、反思,这样学生的心灵必将随之震动,情感必将随之勃发。
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素质。学生在学校这个特定的学习环境中,对基本的道德规范“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的现象比较普遍。从学生个体而言,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与否,除外在环境的制约之外,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觉的道德愿望和道德意识,而不是取决于从外部施加的强制力。增强和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主要靠老师给学生营造合适的环境和进行正确的引导。语文是“百科之母”,内容包罗万象,综合性很强,语文课本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要用语文教材中的德育事例,为学生营造舆论正确、是非分明、积极向上的德育小环境,从而增强学生的德育意识。在现行新教材中,以“道德”、“和谐”等为题材的精彩篇目很多,语文教师要结合时代、自身、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内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
总之,语文课程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刻广泛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理想的课堂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