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 “得胜之后不可以动手行窃”,但他用了“似乎可以动手行窃”,加上“似乎”,揣摩的是强盗的心理,强盗明明知道不可以行窃,但却依然自我心理安慰。咱们语文中有很多这样的语文现象,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可以关注下。初一郑振铎的《猫》里也有很多这样的词语,大家回去可以分析下
师:我们接着学习。刚才大家回答问题时候提到“巴特农神庙”,大家对巴特农神庙有所了解吗?
生15:是古希腊雅典娜女神的神庙,兴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卫城。它是现存至今最重要的古典希腊时代建筑物。
师:他查阅的资料非常完整。是希腊最著名的一个艺术水平最高的宫殿。它是为了歌颂雅典娜战胜波斯侵略者而建的。但它的结果你们知道吗?被谁毁了?
生:额尔金。
师:我们看这段文字“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一个“还”字,什么意思?
生16:他的儿子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
师:两大艺术奇迹同样毁在一个家族手里,一个“还”,表达出作者的愤怒之情。我没看下句“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不能不”什么现象?圈出来。前面有这些语言垫底,后面的反语表达就更有基础了!我们语文学习一定要学会咬文嚼字的。
【反语是本课的学习重点,这种语言现象较为简单,但是学生在理解时候确实囫囵吞枣,相关的不相关的划拉一气都归在“反语”中,所以本环节讲了反语这种表现形式,更和他们一起分辨这种语言现象,将他们理解力的“伪反语”剔除出去。后面的分析语言重点在于文章用词,尤其是“虚词”的使用分析上,目的在于让学生关注作者言语表达形式,以养成语感。这是很多老师的语文课堂上所不具备的,所以用时颇多。】
四、品析段落,理解作者情感表达
师:刚才我们分析了雨果的思想感情,他在讽刺侵略者。那么一封信沟通时候我们把事情说明白就可以了!巴特勒上尉问雨果对这件事情的看法,雨果说我很愤怒,我反对这件事情就行了,可他为什么前边还要写个第三段呢?第三段去掉行不行?为什么不能去掉?
生17:介绍了圆明园的豪华,后面写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为是不对的。
生18:写出了圆明园的传奇,为后面英法联军犯下滔天罪恶做铺垫。
师:这两个同学发言内容基本一样,但后面同学发言的用词更准确些。有一种文学现象叫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打破给人看。本文虽然不是悲剧,但和这类手法类似,圆明园写得越美,被摧毁后人们就越愤怒。我们来看作者是怎么来写圆明园的。圆明园怎么美,怎么好。
师:刚才那个同学说是“传奇”,非常好,雨果给他的定义是——“奇迹”,什么叫做奇迹?你能想象出来吗?意想不到意料之外的。作者开始时先将圆明园与欧洲文明进行对比,欧洲文明是“理想”,东方文明是“幻想”。“理想”和“幻想”的差别在哪里?你有“理想”没?有什么理想?
生19:期中考试考到班级10名
师:每个人心中对未来的期望,可以实现的,能够看到的,就叫做“理想”,那“幻想”的?想象不到的,和“空想”类似的,没有依据的,没有目标的。哪个艺术更高些?所以雨果在评价圆明园的时候,还有一个名词在评价我们的民族——“超人的民族”。和“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如果”圈一下,幻想能有典范不能?这艺术想象不到,无法想象。下面我们就来读作者的具体描述,请大家读出这种幻想,读出这种无法想象,读出这种独一无二的感觉来。
学生读内容
师:你们读的时候读出那种感觉了吗?读的时候心理有那种感觉吗?好像没有。大家有一个毛病,就是读得太快了!下面我们慢慢的读。这是一个长长的句子,描绘出圆明园的美妙。我们一定要慢慢的品,用声音来体会这种美。
学生读长句。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