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四字词有什么妙处?
生:朗朗上口。(众生答)
师:既然“朗朗上口”,那请你们读一下。(众生笑)
生:见景生情、引经据典、美妙有情、淳朴本色、唱和相续、龙吟凤哕。(出示灯片,有感情齐读)
师:朗朗上口,的确如此。这个“引经据典”是什么意思?
生18:意思是引用古典的名句。
师:或者是什么?
生18:故事。
师:对,故事,指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故事。解释的很好。你们刚才说的朗朗上口、有节奏感,我们把它放在句子里再读读,体会一下,“不论”开始——
生齐读:(出示灯片)
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
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
师:我们看这句:“早晚都可以听到”,说明时间之长。“各种”说明歌唱的种类非常多。同学们,其实副词、形容词是极富表情达意的张力的。我们把这个句子再读一次,这次注意强调“早晚”、“都”、“各种”这几个词。“一年四季”读——
生齐读: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
师:很好,那现在我们总结一下,云南的歌会的特色有什么?
生:云南歌会充满淳朴本色、悦耳好听并且美妙有情。(众生答)
师:真是很聪明的孩子!(众笑)还有场面宏大等等,这些都是云南歌会的特色。沈从文这样说,请大家读这句话——
生齐读:“产生这种山歌实有原因。如没有一种特殊环境作为土壤,这些歌不会那么素朴、真挚而美妙感人。”(出示灯片)
师:素朴、真挚、美妙感人的歌声是因为有一种特殊的环境。接下来,我们就研究第四段的这个“这”字,先一起读这句话。
生齐读: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示灯片)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讲“这是什么样的环境?”同学们,沈从文的文学风格被称为田园牧歌式,他的文字是诗亦是歌,这段最能体现这种牧歌式的诗意。老师将这段文字分行方便大家看,并没做太多改动。老师和一位同学合作朗读这段,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想象,请给这支美妙有情的牧歌加上名字,并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来,我们推荐一个同学,好吗?
生:我们推荐还是李家明。
师:还是李家明!家明,你是愿意珍惜这个机会呢,还是愿意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
生19:我愿意珍惜这个机会。
师:好、好(笑),我也愿意珍惜跟你一起合作的机会(众笑)。那我们谁先来?
生19:老师你先。
师:好,我先。(出示幻灯)
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在这条路上
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开满杂花的小山坡
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
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摹仿天空而成
山鸟呼朋唤侣
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
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师)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