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我为什么这样教《老王》
曹勇军
本课教学我面对的困难不少。《老王》这篇课文安排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专题,与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组成教学板块,要求在开展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感受底层人物的人格光辉。南京的学生,初中学的是人教版教材,这篇课文初中就已学过,旧课重读,一般采用以新(《品质》)带旧(《老王》)的办法,进行整合教学,让学生克服阅读疲劳,学有收获,可我今年带高三,无法在自己的班级实施教学,只好在高一借班上课,而高一年级此时还没有进入“号角为您长鸣”专题教学,无法依据教科书原有的设计安排教学,必须另起炉灶重新设计。设计安排颇费心思,必须考虑高一学生不同于初中生的学科发展要求,确立合理的学科教学目标,尤其应克服教学中常见的贴标签说套话的陋习,让学生了解《老王》的时代背景和环境,真正受到感染和感动,在阅读中体验和思考,构建自己的阅读策略,提升阅读品质。
针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在反复研读思考的过程中,我初步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一是拓展阅读,感受底层人物的人格光辉、人性美好;二是品读辨析,探究本文的写作手法和目的;三是自主赏析,初步体会杨氏散文的写作特色。具体教学过程,我采用先“出乎其外”,再“入乎其内”,最后又“出乎其外”的办法,即先让学生课前阅读杨绛的《丙午丁未年纪事》,在课堂上交流阅读体会,让学生了解文革的时代背景和环境,理解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为进入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和品格打下基础;接着切入课文《老王》,抓住关键细节和文末的议论句,在细节的品味中感受老王的人格,在关键句的推敲中辨析作者的感情和思考,探究课文的写作动机和目的;最后让学生依据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在《丙午丁未年纪事》中选择一个片段加以自主赏析,比较归纳,构建阅读策略,体会一点杨绛散文的特色。这样引进一篇新文章,使阅读具有宏观的背景,与老课文组合成一个全新的文本,在这个全新文本的参照下,老课文被激活,获得丰富的文本含义。用新眼光读老课文,老课文成了新课文。这样既拓展了阅读视野,克服阅读中的厌倦感,又体现了高一学习新的发展目标,从而使课文生成深邃多样的课程意义。从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基本上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本文收入《十位名师教〈老王〉》,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