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课堂实录

《吆喝》获奖课堂教学实录

http://www.19mini.cn   2013-08-12 来源:互联网 作者:赵艳红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2009年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天津选拔赛一等奖:《吆喝》

深入浅出读《吆喝》

赵艳红

《吆喝》表面看起来似乎散漫而无序,只是从一个“吆喝”到一个“吆喝”的记录,一个句子到一个句子的滑行,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个别角度的切入,从文本的地表到地幔,从地幔到地核,搅动思情,甚至是引发潜在意识的浆流奔涌,在学生有了表达欲望之时,再由教师将思想的浆流引向地表,直至形成火山的喷发,即走感悟、赏析、创作之路,我们就会发现:在这条协同促进的探寻之路上,我们正打开心扉,与文本进行着一次深入对话,最终敞亮了心灵。

基于这种思路,笔者在引领学生学习《吆喝》这篇文章时,将它设计成分层推进的微型话题式,即“(对吆喝的)品读——梳理——赏析——创作”的教学模式,力争引导学生做好文本解读的深“入”与浅“出”。

一、文本解读的深“入”

1.通过“品读吆喝”,吸引学生兴趣,初步感知内容。

优秀的课堂在开课伊始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教学时,在初读课文的环节,笔者设计了教师的范读。范读中教师调动自己的体验与积累,尽量模仿老北京商贩地道的吆喝声,吸引学生,加深他们对文章的认识和兴趣。熟悉课文后,让学生试读“吆喝”,到此时,在教师的示范和感染下,学生基本放开了羞涩和矜持,运用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体验去“吆喝”。在学生陶醉于自己的“吆喝”时,再适时地引入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卖烤白薯、卖小金鱼、卖凉糕、卖破烂),更让学生热情高涨,在对比自己稚嫩的吆喝后,进一步明确,吆喝也是一门艺术。

2.借助“感受吆喝”,解读文章结构。

为了解读文本的内在结构,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大问题:这么多的吆喝,写作时处理不慎就会显得混乱和松散。请问: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围绕着这个大问题,笔者又设计了几个小问题:

(1)试将文章分为三部分,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层意。(2)作者是怎样引出“吆喝”的?(3)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吆喝”?(4)作者都评价了“吆喝”的哪些方面?

在学生明晰每个问题的答案后,课文的总体思路就显而易见了。

3.通过“赏析吆喝”,进行美点追踪,妙点揣摩。

用“我喜欢的吆喝是 ,因为 ”的句式说话。这个环节是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再表达”。学生通过再读文本进行深刻体会,他们会总结出,吆喝的创作采取了各种能够吸引顾客的方法,如修辞、合辙押韵、讲究音调变化等等。在学生品读赏析之后,教师还进一步总结提升:这些小商贩没有受过什么教育,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但他们却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用各种方法,创作出了足以吸引和打动别人的吆喝,可见,吆喝真可以算是一种艺术了。

而后教师的追问则由“吆喝”转到“吆喝人”上:“你能从小商贩的吆喝中品味出他们的生活态度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领悟到“吆喝”所折射出的老北京人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境界。学生的生活经验被激活,真正悟到生活中琐碎的细节也能营造出美好的生活,自信豁达的人生境界就是吆喝最动人的美丽,是民俗文化的精髓所在。

二、文本解读的浅“出”

“出”是能力层面的东西,既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尝试,又是一种更具功效的动态的学习方式。“出”的关键是学生的参与,最高境界是与生活接轨。知识不是纯粹的精神产品,它来源于生活,必然要服务于生活。为此,笔者设计了“创作吆喝”这一环节:“请你选取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商品,例如代表天津风味的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泥人张、煎饼果子、天津海鲜……自己创作一则吆喝广告。”依托课文设计生动的创作训练,尤其是针对天津特产创作“吆喝”广告,更是能调动学生的表达热情,于是,刚刚总结过的“吆喝”创作方法被利用起来:修辞、合辙押韵、戏剧化的方式……五花八门,一步步引导着学生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进而深入生活实际,将学生的课文学习引向更为广阔的自主世界,真正构建了大语文的环境。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