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课堂实录

优质课课堂教学实录:《桃花源记》

http://www.19mini.cn   2012-11-13 来源: 作者:谷雪雅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今天我们要学的是《桃花源记》,昨天预习的时候知道同学们已经学好这篇文章了。我很担心:熟悉的地方哪有风景啊?不过呢,我相信世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生齐说:发现美的眼睛。今天我们来重读桃花源记,在熟悉的字里行间,发现新的风景。

生默读课文,动笔批注。师巡视指导。(约两分半。)

师:大家看得非常认真。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还不够。再跟同桌跟前后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我们的意见能不能形成一个丰富和互补。(生交流,约一分半。)好,看看,咱们的意见是不是更丰富了呢?来,分享一下吧!好多同学愿意。好的,这边开始。

师:如果你觉得他的发言有道理的话,可以在旁边再做一点批注。

生:我选的一句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我觉得这是渔人与外面的乱世的黑暗进行了对比,内心十分震撼。看到这里人与人之间十分和谐,生活幸福美满。渔人对这里的生活非常向往。

师:与外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哪个场景?这句话中是哪个词?

生:怡然自乐。

师:(惊讶)哦?他刚才读的是这个句子吗?(学生沉默)你刚才读的是哪个句子?

生:其中往来种作。

师:对,个句子,哪个词语?

生:我觉得应该是“悉如外人”。

师:有疑问有思考非常好,请坐。他抓到这个句子。然后,这边来。

生:其实我读的是一样的句子。但是,我听了老师的问题,我觉得那个词语应该是“往来种作”,因为在外面都是乱世,没有这样安静、和平、宁静的生活。而在这个桃花源里,人们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然后外面都是战争不断的。这里人们的往来种作,在外面的世界是很少见的。你同意她的意见吗?(面朝前一位学生)对,他由衷地笑了。谢谢你,请坐。后面来。

生:我选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师:(打断)正音“舍”。再来。

生重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句与外面的世界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外面的世界是战乱,非常的黑暗,这里的生活非常美好,和平,宁静。

师:美好,和平,宁静。从这个句子当中,哪里看出来?

生: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说明他们这儿十分的宁静。鸡和狗的叫声是互相听得见的。

师:你能不能读一读,让我们感受一下宁静的氛围呢。

生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师:哪个字让我们感觉到宁静呢?

生:相闻的“闻”字吧!

师:“闻”字,这是她的感觉,先请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哪一个字让我们感到了深深的宁静?

生自由读该句。

师:有感觉了?好,说说看。

生:我觉得是“相”字,重点不在于闻,而在于相闻,可以互相听得到。

师:你读读看,把“相”字突显出来。

生读“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师:有感觉吗?很好,咱们一起来读读。阡陌交通——预备起。

生齐读

师:相字还要稍稍地拖长一点。师读“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再来一遍。

生齐读。

师:嗯,这是一种乱世当中难得的宁静啊!刚才她觉得渔人最惊叹的是这一点。再来。

生:我选的是“便邀回家,设酒杀鸡作食”。现的是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大方的性格,把外面的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看待。

师:能抓住具体的句子?

生:设酒杀鸡作食。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