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1:我来回答,还是比作鹤好,因为鹤和蚊子的脚都比较长,在外形上比麻雀、燕子都更相似一些。
生2:我不同意,麻雀、燕子体形小些,更接近蚊子。
师:我们不仅要从外形上考虑,还要从想像的目的考虑。
生:鹤比麻雀、燕子漂亮些。
师:所以才会更具情趣,才会“怡然称快”。
生:鹤比麻雀、燕子飞得高。
师:所以才会有“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生随师齐念)比作鹤,不仅外形上相似,而且更富有审美情趣。
生1:我提一个问题:人是强大的,癞蛤蟆是弱小的,为什么当癞蛤蟆出现时“我”会“呀然惊恐”?
生2:因为他看得太出神了。
生3:是的,我看书看入神了,你轻轻拍我一下,我也会吓一跳。
师:书上怎么说的?
生:“余年幼,方出神,呀然惊恐。”
师:文言文要反复诵读。下面请女生齐读第1段,男生思考: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女生齐读)
生1:是“忆”字,因全文都是作者回忆的。
生2:是“察”字,所有的“物外之趣”都得仔细观察。
生3:是“物外之趣”,全篇都是写“物外之趣”。
师:大家从不同角度思考,找到了不同词语。不过我们从题目《童趣》来看,文章主要还是写“趣”,写由观察“藐小微物”而获得的“物外之趣”。
刚才男生表现不错,我们就请男生齐读第2段,女生思考:本段中具体写了哪一种“藐小微物”来表现“物外之趣”?(男生齐读)
生:是从蚊子飞舞中找乐趣。
师:对,是戏蚊之趣。把蚊子当做伙伴,做了两个游戏。书上怎么说的?
生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生2:还有“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师:说得好。女生表现毫不逊色。下面,大家自由朗读3、4段,考虑一下,这两段主要写什么地方的乐趣。(全班自由朗读)
生1:写的是“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生2:主要是“草丛”。
师:对,是“丛草之趣”,那又从“丛草”中找到了哪些乐趣呢?
生1:“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生2:补充一下,还有“见二虫斗草间”。
师:大家读得非常细致,真叫人高兴!不过,有件事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有“物外之趣”?
生1:因为他视力好,能“明察秋毫”、“张目对日”。
生2:因为他善于观察。
生3:因为他对事物充满好奇心。
师:仅仅如此吗?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