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家发现了吗,它是怎样读“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这几个词的?
生:越来越响,越来越重。
师:我们读书就要像这样,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之中,把词语和词语比较着来读,体会会更深。
(评:又是读书方法的指导。把自己置于当时的情境之中,如身临其境,方能感同身受。将词语和词语进行比较,更能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奥妙。)
师:老师发现其他同学早就跃跃欲试了。这次采取叠加读的方式,“发狠了”由第一组读,“忘情了”由一、二两组同学读,“没命了”全班一起读。第7段,由老师引读,同学们跟读。明白?来,让鼓声给我们起个头吧!(播放节奏极强的鼓点)(师生共同朗读6——12自然段)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还觉得空气是冰冷的吗?
生:(摇头)没有。
师:你们现在还觉得阳光是恬静的吗?
生:(摇头)没有。
师:你们现在还感觉世界是困倦的吗?
生:(摇头)没有。
师:你们看,作者从表演情况和观众反应两方面去描写安塞腰鼓,让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最后用一个感叹句抒情:好一个安塞腰鼓!作者灵活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评:感知语言的精彩,感悟语言的含义和语言背后的深意,感受语言的魅力,都是通过“读”来进行的。这里,学生读出了气势,读出了语感。多种形式的读,不同语调的读,使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尽在琅琅书声之中。)
四.感受到生命活力的“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师:还有喜欢的句子吗?接着读。
生:(读句子,说感受)
师:读到这里,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既然是写后生们打鼓,为什么不说“敲击”,而要用“搏击”? (板书:搏击?)
生:我觉得“搏击”比“敲击”显得更有力度一些。
师:你联系了上文,说得有道理。不过,老师请你们再小声读读这句话,联系下面的文字,看你是否有新的发现?
(评:为什么不说“敲击”而用“搏击”?值得深思。因为这里隐伏着一个作者虽未说明,却涉及课文中心的问题。抓住了“搏击”这个关键词,就是抓住了“文眼”。)
生:(轻声自由读)
师:后生们还要与什么进行搏击?
生:后生们还要与艰苦的环境进行搏击。我联系这一句来思考:“……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我从这里知道了,黄土高原上的人们过着艰苦的生活,他们吃的是红豆角、老南瓜,穿的是粗布衣服。
师: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民,容易吗?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谁来说?
生:我查找的资料是这样说的——“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风刮起黄沙飞满天”;“荒河裸露无寸土,可怜江山贫到骨。”
生:我了解到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植被的覆盖率不足百分之六。
……
师:(出示黄土高原图片)你们看,这就是黄土高原,常年风沙肆虐、干旱无雨的黄土高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无法生存的土地的黄土高原。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高原人民不仅活了下来,而且世世代代,生生息息。(出示油画《父亲》)你们看!这是著名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画中的父亲是千千万万高原人民的一个缩影。说说你看到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这位父亲的脸被晒得黝黑黝黑的,满是皱纹。我能想象得出他们生活的艰辛。
生:我看到了他还端着一个瓷碗,碗里装着一点点水。我觉得高原人民非常勇敢,他们有勇气与恶劣的环境抗争。
……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