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是啊,天地之悠悠,宇宙茫茫,天长地久,而诗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空有一身抱负,却报国无门。来,一起齐读。
(学生齐读)
师:学习诗歌,我们不仅要知道诗人写的什么,还要知道诗人为什么这样写,来试着去掉“之、而”读一读,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再读读原句,比较一下哪一种效果好?
生:原句的效果好些,加上“之、而”读更加有韵味。
师:是啊,多了一个字儿就有那么大的区别,这样读来更加有韵味、更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一流的诗人和二流的诗人往往也是在一个字儿的区别上。
师:好,我们一起来创设一个情境,,你们就是诗人陈子昂,请你对当时的皇帝作作谏言,说出你想对皇帝说的话,拿出纸和笔,用简单的一两句话写下来。
(学生动笔写,比我想象的要好,在课前我就介绍了陈子昂任右拾遗,他的任务就是根皇帝谏言,我还是示范说了一句。)
师:现在我就是皇帝,陈子昂,来,你想说什么?
生:皇上,请你任用我吧,我一定能帮你打赢这场仗的。
师:陈子昂,你凭什么让我相信你?你何德何能?~~~~(角色转变)你就是陈子昂,说说你现在的感受?
生:失望。
师:失望,你来读。
(学生朗读诗歌)
生:皇帝,我是人才,我会为你出谋划策,我会帮助你治理国家。
师:你也算人才?堂下的每一位同学(马上改口)大臣都是人才,你比得过他们吗?~~~角色转变~~说说你现在的感受?
生:失望。
师:除了失望还有?
生:还有悲痛。
师:悲痛,听到这样不的话谁不悲痛?你来读!
(生读)
师:是啊,当时的皇帝就像老师刚才那样糊涂,不能赏识你们的才华,一起来齐读。
(齐读)
师:是啊,诗人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不能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同,只好吧自己置身于空旷的天宇和广阔的原野,抒发自己的孤独。(小黑板出示《燕昭王》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跟老师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生读)
师:《燕昭王》这首诗表达了和《登幽州台歌》一样的情感,请你们自己读一读。
(学生自读)
师:来,老师为大家播放一段音乐,听着音乐,好好感受,这两首诗你想读那一首就读哪一首。(播放天幻箫音《寞》)
(学生朗读,三个同学全部选择的是《登幽州台歌》,最后的一个男同学获得了掌声)
师:从大家的读中,我感受到,大家对诗歌理解了。在课下请大家再读读《燕昭王》,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
下课!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