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那么“水中藻荇交横”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院中的植物在月光映照下的情景。
生:说明此时月光很亮。
师:如果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来概括月夜的特点,那就是:
生:月色很清。
生:月光很亮。
生:宁静。
生:柔和。
师:(屏幕出示描写月夜的情景和语句)齐读这几句,体会月色之美。此时月色既然这样美好,现在就让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生描述)
师:在这样美好的月色中,猜想一下作者的心情会是怎样呢?
生:很平静。
生:很愉快。
生:不愉快。
生:不平静。
师:为什么?
生:因为此时作者身在异乡,又被贬谪,心里怎么能平静呢?
师:看来苏轼当时一定是寂寞、欣喜,又不平静的心态。这样在静中突出不静的写法我们把它叫做:
生:反衬。
师:怎么反衬的?
生:写庭下积水、水中藻荇都是为了写竹柏的影子,而写竹柏的影子,又是为了写月,写月色的美好是为了反衬自己的心情。
师:说得多好哇!面对月光、竹柏、疏影,作者流露出怎样情感呢?齐读并理解最后一句。(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能使学生感受到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即可。)
(四)积累拓展
师:作者在朝廷只说了句公道话就被贬官,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他能做到自我解脱,乐观面对,的确值得赞美,在你的记忆中还有哪些人是这样的呢?
生:范仲淹,被贬后还能以天下为己任,以民乐为乐。
生:滕子京,被贬后仍积极努力为民做事。
生:爱迪生,在出名以后,很多记者问他:“你在科学上获得成功的主要秘诀是什么?”他沉着地答道:“无论何时,不管怎样,我也决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灰心丧气。”
生:我在书中看到一个捡破烂的老人,把他捡来的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香水瓶洗净后整齐地摆放在窗台上,还用一个布窗帘拉上,把它当作一种景观,每天活得是那么充实、愉快,丝毫看不出有一丝烦恼。(掌声)
师:这都是生活乐观的人,值得学习。有关乐观的名句你们也一定知道不少吧?
生:塞万提斯说:“当一扇门关上时,另一扇门就会向你打开。”
生:莎士比亚说:“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
生:纪伯伦说:“希望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
生: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比快乐更能使人美丽的化妆品。”
生:不会在欢乐时微笑,也要学会在困难中微笑。(屏幕出示一些名言警句,齐读。)
师:相信大家在不如意或遇到困难挫折时都能乐观地对待。在实践中运用这些名句。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收集苏轼的诗词。
3.收集有关“月”的诗句。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