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展示】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无数的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师:人称变化了,变成了——
生:我们!,
师:怎么读?
(先后有五名同学起来深情朗读“我们的年老的母亲”一句,老师不断强调重读“我们”,并指导朗读,学生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师:从这变化了的“我们”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生:我读出了诗人对天下所有母亲的怜惜。
生:诗人完全和人民融合在了一起了,他把所有受难的母亲都当作了自己的母亲。
师:是啊,同样是面对女性,爱母亲和爱姐妹总还是有些不同吧,同学们,你们怎么用朗读来表达这个不同?
生:对姐妹是怜惜,对母亲,还应该有敬爱。读这个“我们”,要读得有热度。
生:要读出一种誓死保卫母亲的坚定,要给天下所有母亲以安全感。
生:要读出生为人子却无法保护母亲的心酸。
师:是!我们愿意为母亲挡住一切的苦难,我们愿意为了拯救母亲而付出一切。读这个“我们”,不在于声音要多么大,而在于读得热,读得深切,来,再读……
(组织生读,读得感情饱满)
师:人称从“你们”变化到“我们”了,接下来呢?同学们,好好体会啊,艾青情感的流转是怎么样的!接下来请继续读。
【投影展示】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师:同学们,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多么热烈多么挚诚的称呼啊,诗人为什么不把这个称呼坚持到底,突然又换成为了——
生:他们
师:来,边读边想。
(生朗读)
生:我觉得“他们”一下子就拉开了诗人和“垦植者”们的距离。
师:感觉准确。可是按照我们前边分析的,诗人是要和受苦受难的人们融为一体的啊,可他为什么这个时候偏偏却要拉开距离呢?
生:我觉得这个时候诗人就像是一个证人,在为垦植者们的悲惨命运作证。
师:有道理!当事者如果和证人适当拉开距离会让证词更有说服力。
生:我还感觉到有这样的一种意味,诗人内心很不安,垦植者们失去了一切,生活在绝望的污巷里,可是诗人自己还没有,诗人为自己和“他们”的命运不同而悲痛。
生:我感觉到了诗人的惭愧,诗人因为自己的生存环境比垦植者们好而惭愧。
生:从前面的诗句中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当时诗人也经历了“流浪”和“监禁”几乎是流离失所了。诗人和垦植者们都是战争的受害者。但我们分明能感受到诗人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感受到诗人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师:因为感同身受所以融为一体,同样地因为感同身受所以拉开距离。不管是远是近,都是因为内心的疼痛和责任感,都是因为悲天悯人的情怀。所以诗人在诗歌的结尾才问: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人称的变化折射出诗人一种自觉。这样的自觉对一名知识分子而言何等的珍贵。因为,作为一名年轻的知识分子,此时此刻,他已经主动超越知识分子的身份,或者说他已经主动地脱下了知识分子的外衣,而以一个普通的平民身份来观察和感受生活了。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何等的大觉悟大担当啊!除了直接写人以表达感情,诗人笔下的很多景也耐人寻味,直抵人物的内心深处。比如诗人写到了冬天的风。1937年的寒冬的风啊,如果我来写,我会这样写: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