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痛与惊喜
——教学《香菱学诗》心得
钱伟燕
每次上公开课,我就联想到新生命的诞生,伴随着撕心裂肺的阵痛以及迎接新生命的惊喜。这次在十一长假之前得到了要上课的消息,心中莫名的紧张,真的很久没有开课了,不知道能否胜任。
长假虽然没有天天备课,但总是心有牵挂,也没有好好玩。终于在最后一天晚上把初步的思路写出来了。长假结束之后就是运动会,根本没有时间试教和调整。于是我只能拿着我的稚嫩的教案去找我的师傅邱静老师,在她的指导和建议下,教案初步理顺了。又在肖校长的指导下修改了一些细节,所以虽然没有试教,但是教师的预设还是进行了改动。
其实每次修改教案都很痛苦,哪怕是一个词语,也要想破脑袋,因为要打破思维定式真的很难。更何况是环节的修改呢?如“用一个词香菱学诗的特点”这个感知环节,开始时采用的是按句式说话:“香菱学诗学的 ,我从 可以看出。”肖校长觉得形式过于老套,还不如直接发问比较好。可是我就是想不出好的方案,于是我就想用“香菱是如何学诗的?她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替代。不过这两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在我遇到瓶颈时,还是我师父一语道破:现在流行关键词,不如从这方面着手。再如“笑”和“苦”的这个环节,到底以怎样的顺序呈现才是很流畅,很水到渠成。这个问题一直让我纠结。试教时也觉得有点别扭。直到我第六次誊写教案,才将思路理得非常清晰。课前我对着镜子练习,默写教案,连做梦也是上课的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
阵痛尽管让我备受折磨,但是上好课后的轻松和宝贵的收获更让我惊喜。难怪他们说上公开课可以让一位老师很快地进步呢。
自己觉得这次上课感觉仍保持了原本的亲和力,只是比以前更从容了,不再是一边听着学生回答我的问题,一边想着接下来自己该讲什么,生怕遗漏了什么。对课堂的处理还是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的。最后诗歌的呈现,把课堂推向了一个高潮。不过时间的把握上还是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生成性问题的捕捉还不到位,课堂点评的语言太匮乏了。
前辈及名师们的评价现摘录概括如下:
王云云老师的点评——
优点:教态从容、环节清晰,教学设计重视文本的阅读和回归。
不足:可以把三个问题设计成一个主问题;可以把细节讲得更透彻;对“苦”的挖掘还不够深;若让学生当堂写效果可能会更好;缺少板书。
吴卫建老师的评价摘录如下:
总评:好,还可以更好!
加入了小说的场景的分析,这是创新,是高中要上到的。(这个我确实不知道,误打误撞了)
大气:表现在课的立意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堂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而且遵循由低到高的规律。
丰富:有精细的语言教学;有足够的思维容量;有效的内容拓展,但是还可以加上名家对这一章节的评析,如钱理群教授的;有深刻的感悟,但对最后的深意解读停留在浅层“对香菱的同情”而没有联系整部小说主旨“女子悲剧性的命运”上,面不够广。(一针见血)
板书的设计缺失;朗读的指导应更细致;第三首诗到底在哪里出现比较好值得商榷。
非常感谢两位老师中肯但一针见血的点评,承蒙大家错爱,我会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的。
经历了阵痛,收获了惊喜。心中明白这不是结束而是另一轮挑战的开始。
在最后,还是要再次感谢我的师傅,一路走来,若不是有她的扶掖帮助,我不可能有今天的从容和自信。她每次总是倾囊相授,不厌其烦,还特别考虑到我的个性特征。有这样的师傅,真是我的幸运。
感谢这些可爱的学生,他们那么力挺我让我感觉心头很温暖。
现将学生的作品收录如下:
1.人无一帆风顺,雨过才会天晴。石可试女人心,难可磨女人命。自古红颜多薄命,然倾城一笑否焉。人可死亦可活。当泪划过寂寞,生命才会永恒。(刘逸凡)
2.你学诗,其实你的人生也是一首最美也最寞落的诗。美在你一颦一笑,点滴的瞬间;寞落在身世,最后人生的结局……香菱是一首诗,这诗美丽而寞落。(凌听)
3.香菱勤奋好学,专心写诗,让人佩服。她的诗一次比一次好,这是客观的进步。(陈腾华)
4.句如诗,人如诗,你的才情令人敬佩。(尚淑慧)
5.香菱命运多舛,在封建社会的大山重压下,她生活的轨迹已不可改变,但生命的价值会因你的努力而变得更加精彩。(华西岳)
6.你就如那莲,永远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即使是经历了几番波折,但却仍然悄然绽放。(王陆秀)
7.你的努力让我惭愧 ,你的认真让我愧疚,我要向你学习。(汪宇佳)
8.你,命中注定是一个薄命的女子,正如你的名字——“真应怜”。可是你,从未埋怨过什么,而是默默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我想,也许在大观园的时光是你最美好的回忆吧。不用被冷嘲热讽,不用被责辱打骂,只有那篇篇诗文,只有那片片真心。(叶华东)
9.一生两世寻不见,平生遭际悲犹见。如今怜你身犹苦,大梦读来泪涟涟。(吴雪宁)
10.花落余香霜满天,读书翰墨与菱染。团团月色抹玉栏,潇潇梦引千丝乱。苦笑痴人人若痴,红楼作伴总归还。《苦吟》(李筱)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