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的格局大多是这样的:老师站在三尺讲台,或侃侃而谈,或奋笔疾书;孩子们端坐在下面,或静心凝神仔细聆听,或放纵思想的野马任意驰骋,或昏昏欲睡强力支撑……
且不论老师的话语能不能很均衡地传送到每个孩子的耳中,也不论前排和后排学生听课效率的差异性,单是老师这样的站姿,就会增大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双方各自扮演角色,互不干涉,也很难谈得上互动、交流和融合。
讲台和座位之间的距离,或许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没有情感沟通与碰撞的课堂是苍白的、空荡的、低效的。
也看过老师,走下讲台,站在第一排的前面,你会发现,孩子们立马会精神些。有时问题也来了,很多老师习惯性地站在某一个位置,侧身对着部分同学,背后的学生渐渐得失去了目光的关注,时间一长,那些孩子们就会懈怠了,讲小话、做点小动作是不可避免的。
也有老师,会偏向于自己喜欢的或者厌恶的学生,整堂课的很多时间靠近某些孩子。若过多关注优秀的孩子,自然会激发这些孩子的学习热情,但结果往往是被忽略的孩子心生怨恨。若总是死盯着调皮的孩子,陷入“巷战”,孩子逆反的眼神只会让老师心烦意乱,老师的精力会大打折扣,自然谈不上什么好的教学效果。
那老师到底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呢?
仔细观察一下教室,我们就知道了,可供我们站立的地方还是很多的——讲台,每一个孩子的座位前后,还有座位之间的过道。一节课,老师的空间应该是广阔的,广阔到可以关注每一个孩子。老师的站姿应该是动态的,随着课堂的节奏有目的的移动,或徐或疾,或立或蹲。老师姿态的丰富,或许预示着课堂交融的丰富,情感关注的丰富。
泰戈尔说:“我不能选择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有经验的老师,总会下意识地站在合适的“点”上——能够尽可能地关注更多孩子的站立点。我愿意相信,那是一个充满智慧情感丰盈的老师,是最好的位置选择眷顾了他。于是,老师可以从容地面对孩子们:文静矜持的孩子,你可以离他稍远点;思维活跃的孩子,你可以靠近点;内向沉默的孩子,你的目光多关注点,微笑着交流;调皮张扬的孩子,你可以轻轻地抓着他的手,拍拍,他会安静些。
关注课堂里,孩子们发出的最有智慧火花的声音,我们可以快步向前,分享孩子收获的喜悦。我们还要关注课堂角落里羞涩的沉默者,若发现这些孩子眼里亮亮的,其实,是在暗示我们,给孩子一次表现的机会,这时我们千万别错过,别吝啬我们的脚步,靠近,微笑,孩子会给我们最好的情感奉献。
慢慢地,我们就明白了,我们的位置,应该站在孩子的动情点上。说到底,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之间的情感需求与认可的过程。站在学生身边,用最真诚的目光温暖每一个少年的心灵,用最开放的姿态感染每一个生命的情怀。
喜欢张丽钧的一句话:每一阵风都可能成为花朵绽放或凋萎的理由。一个不经意的否定,可以击毙生命初始的尊严;一个被怜惜的缺点,可以升华为傲视群芳的旖旎。让我们的孩子尝到灵魂受宠的滋味吧——记住,只有我们的目光里含钙,孩子的身上才能长出傲骨。
目光里含“钙”,我们的脚步更从容些,姿态更丰富些,我们幸福的收获当然会更多些。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