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说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通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
2、收集有关海伦·凯勒与沙莉文老师的资料,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社会贡献以及精神境界。
3、课前带领学生做一个小游戏:两名同学自愿配对组成一个小组,其中一名同学用红领巾蒙上眼睛,由另一名带领其绕操场一圈,必须经过学校教学楼门厅的陡坡或者台阶,要求是全程两名同学都不允许说话,只能用手势暗示对方。一轮游戏结束后小组成员角色互换。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课前游戏教师捕捉到的精彩瞬间,并请同学们谈谈游戏后的感受。并设计导入语——
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可以感觉到阳光的色彩斑斓,花儿的婀娜多姿,鸟鸣的婉转动人。但还有一种人,他们生活在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对于他们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便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便要走进一个奇迹,共同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时刻。让我们共同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
(设计意图:以此导入课堂学习,给学生创设情境,建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本文的积极性。)
二、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对海伦·凯勒及其老师莎莉文小姐的平事迹的认识和了解。
①学生演示自己课前所查询的资料。(学生将资料进行整理,用投影仪或幻灯片进行演示)
整理资料要求:语言简明扼要,按照姓名、国籍、成就、生平、他人评价,带给我们的启发等要点归纳。不重复不罗嗦,适合多媒体演示。
② 教师准备图文课件材料(进行相应补充)
幻灯片1: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幻灯片2: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安妮教会她写字、手语。然而,一个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几乎不可能,但是,海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从未放弃努力。
幻灯片3:好学、坚毅、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是海伦的突出特点,她在心灵深处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她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考进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大学期间,在师长的鼓励下,她开始写作。在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所创造的奇迹与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能走出心灵障碍,重塑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她伟大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女士。
幻灯片4:莎莉文老师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于海伦·凯勒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海伦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
幻灯片5:安妮·莎利文波士顿珀金斯盲人学校毕业。精通盲文,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教育方法,20岁开始教海伦。她的教授方法是:将字母按入海伦掌心,教她物件的名称。
幻灯片6:这篇课文选编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原是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篇文章,合在一起编成课文,并用空行使其自然分为三部分,主线十分清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整理信息的动手能力和概括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毅力获得一定的锻炼,思想受到良好的熏陶,激发学习课文、学习海伦的激情。)
三、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结构。
1、把课文比着“海伦·凯勒生命历程纪念馆”,通过教师充当讲解员、学生串读课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海伦·凯勒生命从黑夜到光明的历程。
2、在带领大家走进海伦·凯勒生命历程之前,提出两个问题,请同学们带着以下两个问题共同走进海伦·凯勒的生命历程——
(1)请概括出参观的内容。
(2)请谈谈你参观过“海伦·凯勒生命历程纪念馆”的感受。
(1) 要求:边看课文边听讲解,并用笔圈点课文。
回答要求:要求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然后在文中找出体现海伦心理的句子进行朗读,体味语言。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