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智取生辰纲》。下面我从学情、教材、教学设想、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学生学情
我所教的九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具有执著的探索精神和协作精神。他们平时上课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敢说敢做,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这些学生对传统的填鸭式语文教学特别反感,对运用多媒体语文教学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对声、情、图并茂的多媒体语文教学更是情有独钟。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学习任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开放性等特征。
说教材
二、说教材特点
《智取生辰纲》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有名片段,目的是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其创作总体上呈如下特征:(1)注意人物语言、行动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施耐庵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在创作上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智取生辰纲》一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课文节选部分写了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故事围绕“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悬念一个接着一个,明写护送队伍头领杨志警惕性之高,暗写晁盖等人用计之妙,读来引人入胜,因而很适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三、说教学设想
由于语言的时间差距,学生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而课前必须让学生反复自主阅读课文。为了让学生透彻全面理解杨志失陷生辰纲的因由,还必须把课文节选部分之前的有关杨志的内容印发给学生,从中找到其性格上的弱点,也就找到了他失陷生辰纲的因由之一。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感受力,并且已经接触过小说,能够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征。同时,学生通过欣赏影视作品、阅读文本对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中心思想等内容定能整体把握。因此,组织本课语文教学时,教师如果只停留在对课文情节、语言、动作、心理等逐条分析上,必然会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而使学生毫无兴趣。所以,我设想利用多媒体课件,紧紧扣住一个“智”字,贯穿整节课,深入挖掘,可能更能激起学生自动探求的欲望,开启学生的思维,收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探究课文的“智”:杨志的智送、吴用的智取。
3. 围绕 “智”,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环境。
五、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的“智”:杨志的智送、吴用的智取。
2. 围绕 “智”,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文本对学生构成的阅读障碍:本文用的是元、明间的白话,还夹杂着一些方言,其中有的词语,字面上跟现代汉语完全一样,但意思却不同,因而学生阅读起来有些费力,这也构成了语文教学的难点。
七、说教学方法
教法:
根据语文教学设想和语文教学的目标、重难点,我确定如下教学方法:
1、影视导入法: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序幕的一部分,让学生迅速从课间休息的涣散状态进入到精神振奋、兴趣盎然的学习状态。
2、引导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节选部分之前的有关杨志的故事情节,尤其是要熟悉课文节选部分的内容,突破语文教学难点。
3、合作探究法:以小组的方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共同分析“杨志的智送、吴用的智取”及概括人物形象,落实语文教学重点。教师也要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去,师生合唱《好汉歌》,共同感受好汉的英雄气概。
4、整体感知法:通过课文文本的阅读和相关影视片段的欣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智”的分析作下铺垫。
学法:
1、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对课文节选部分之前的有关杨志的故事情节及课文节选部分内容的熟悉和理解,化解语文教学的难点。
2、合作探究:在教师的指导和参与下,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对“杨志的智送、吴用的智取”的分析及人物形象的概括,实现学习重点的落实。
九、说教学准备
1、《智取生辰纲》的多媒体课件。
2、《水浒传》的相关影视片段。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