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学参考

品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http://www.19mini.cn   2009-03-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李德刚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苏轼一生,宦游四十余年,足迹半个中国,享年66岁。一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正如其诗所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苏轼因当

  “庭下如积水空明,藻行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是“相与庭中”所见月下的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这是一种清凉澄澈的境界,山因空而高,水因空而明,人因空而悟。那“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看似杂乱无序的景顿生烦乱复杂的情。  

结尾三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是啊,月亮和竹柏都是永恒、客观存在的,所缺少的倒是如他们这样具有闲情雅趣的人去注意、去欣赏。想来,的确也是,月色入户,非此一户,然因月色而起者有几;柏竹候人,无所挑剔,但等来的却只有他们两人耳。因为他们是闲人,虽说是有闲情雅趣的人,但也是闲置不被重用的人。月到门前方是“闲”,这“闲”虽说有独享月下清静的自豪和悠闲,但更多的是感慨命运不佳有志难酬的郁闷。“闲”看似一种轻松、旷达,实则是一种“不闲”的渴求,“劝君莫采撷,此物最相思。”一种凝重的壮志难酬之情寓于“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之字里行间。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