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宦游四十余年,足迹半个中国,享年66岁。一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正如其诗所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苏轼因当年“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何谓“乌台”,乌台是关押要犯的牢狱,有深井一般的牢房,窗小而阴湿,狱中有大树,栖数百只乌鸦,早晚呱呱地乱叫,扑动黑色的翅膀,“乌台”二字就源自于此,也是黑狱之意。这是一个鬼都不想去的地方。苏轼入狱,遭狱卒毒打,垢辱通宵,“乌台诗案”结束后,苏又被贬湖北黄州,乌台的折磨、贬所的荒远,一路上御史公卒的押解。苏轼从一个三州太守变为戴罪之臣,其辱何堪。
团练副使是什么官?相当于一个地方官助理,苏轼在任职期间,一是不得签书公事,二不许随便离开此地,没实权也没人权。苏轼这等饱学之士,享受如此待遇长达六年之久,即使在豁达,压抑的心情也是挥之不去。一天,一轮秋月洒进了他的住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他离屋到庭中,写下了这八十余字的《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二十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耳。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文章首先交待了事情的时间和缘由,时间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之时。缘由是“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里“十月十二日夜”已见是深秋,况且是“夜”里,天气已有了一些凉意,既是写时间,也是交代环境;这里“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是一个场景,也一种境界,特别是那个“入”字,动态极强。你想,在月光入户的那瞬间,屋里顿时明亮了,这月色是对人的亲密探访,是对作者无声的召唤,“思想深刻者,热爱生机盎然”,正是这一现象才激发了作者的情趣;也只有对生命充满热爱的人,才能不负生活赐予的美景而有此雅兴。那些追名逐利的人,那些心为形役的人,睡则睡了,月色清风与我何干。也只有像苏东坡这样的个体生命,才会“欣然起行”。
“念与无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这里“念”字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可能是作者张三李四地想了一番;可能是作者想夜深了,结伴散步一时无适合的人;可能是心中有几分孤独与寂莫,暂无相投的人;可能是作者太清高,不屑与周围的人交往;可能是作者身份特殊(被贬流放)别人不愿和他接近,怕惹他、躲着他。总之,其思绪复杂,其情意泛滥,一个“念”字,其字里散发出浓浓的失落忧愁之情,喷涌着作者那种贬谪的凄凉和对人生的感慨。一个“亦”字,仿佛是在告诉我们“同是天涯沦落人”。一样的命运,一样的心事,自然是“相与步于中庭”,一切尽在不言中。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