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雅斯贝尔斯
卡尔·雅斯贝尔斯(1883-1969)德国哲学家,德国最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之一。出生于德国奥登堡。1900年入海德堡大学,攻读法律。翌年转学慕尼黑,继续读法律。后又转柏林、哥廷根和海德堡,改读医学,达六年之久。1908年通过国家考试后行医。1909年任海德堡大学精神病学诊所研究助理。1913年转海德堡大学哲学系。1921年任哲学教授。1919年著《世界观心理学》,试图阐明哲学和科学的关系,并致力于发展独立于科学的哲学。认为哲学的任务在于诉诸作为思维和存在的主体的个人的自由,集中把入的存在作为一切现实的中心。从1920-1930年的十年间,进一步发挥了这些思想。30年代早期,陆续发表哲学著作,1932年发表的三卷本《哲学》,是德语中存在主义哲学的最系统的表述。
1933年,希特勒上台,由于雅斯贝尔斯的妻子是犹太人,他被排除在大学的高层组织之外,但仍被允许担任教学和发表著作。先后发表了《理性与存在》(1935)、《论尼采》(1936)、《论笛卡儿》和《存在哲学》(1938)等。由于他反对国家社会主义理论,被剥夺讲学权利,开除教授职务,并被禁止发表著作。1942年移居瑞士。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对重建大学的任务和德国人民在道德和政治上的新生,雅斯贝尔斯于1946年发表《大学的理想》一书,要求对大学的教学人员进行彻底的非纳粹化。1948年任瑞士巴塞尔大学哲学教授。他深信,鉴于通讯和战争领域的现代技术,人类必须争取世界一统。他称他思想上的这种新的发展为世界哲学,其主要任务在于创造一种思维模式,有助于建立自由的世界秩序,他的哲学从存在哲学转变到世界哲学。先后发表了《伟大的哲学家》(1957)、《人类的未来》(1958)和《德国的未来》(1967)等。1967年改入瑞士籍。l969年逝世。生前出版书籍三十余种,留下手稿三万页和大量重要通信。
32.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被全世界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同时还被《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誉为“人类历史中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光彩夺目的人物,在整个中小学时代却常常被斥为“生性孤僻、智力迟钝”,“不守纪律、心不在焉。想入非非”。中学毕业前夕,校方甚至断言他未来将“一事无成”,勒令他退了学。16岁那年,他以同等学历报考大学,尽管物理。数学成绩很好,但由于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考砸了锅,只得名落孙山。第二年进入大学后,他仍然不愿意强迫自己去适应那种被动的、刻板的、纯粹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他擅自“刷掉了”很多课程,只以“极大的兴趣”去听某些课和在家里自学。在四年大学生活中,他仍然不是“好学生”:曾被数学教授称为“懒狗”,曾因做实验出事故受到处分,还曾被物理教授认为不适宜学物理而应当改行。大学毕业时几位同窗好友都留校当了助教,他却因得不到教授们的赏识而遭到了“毕业即失业”的命运。这种种亲身经历,使爱因斯坦对教育的总体印象一直不佳。正因为如此,成名后的爱因斯坦通过自身的体验和长期的观察,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观点。
“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这是爱因斯坦对于学校教育的基本看法。他反对把学校仅仅看做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反对把学生“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他认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而所谓“和谐的人”,按照他的思路,也就是既富有个性又有益于社会的人。爱因斯坦的上述基本教育思想,与我们所主张的尊重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素质教育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33.希尔克
弗朗兹·希尔克是享有盛名的大学教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担任《文化和教育》杂志领导人,于1962年出版了一部名为《比较教育:历史、理论和实践》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系统地收集并完善了1920年以来的教育思想,并在教育杂志上发展多篇文章传播这些思想。这部著作产生的强大影响不仅涉及欧洲的比较教育学家,也涉及美国的比较教育学家,特别是影响到贝雷迪,他采用了希尔克方法论方面有价值的观点。
希尔克提出比较研究有四个步骤或阶段,他称这四个阶段为:“描述”“解释”“并列”和“比较”。第一阶段被称为“现象调查”,也可称为必需的“比较前奏”,基本上相当于施奈德所说的“外国教育学”研究阶段;根据希尔克的观点(1967年,第164—174页),不必像施奈德那样坚持“外国教育学”与“教育比较科学”有本质不同,而应直接承认这是一个预备或预先阶段,可以通过直接了解或借助各种文献资料来完成。第二个阶段即“解释”阶段,指的是“对教育现象的决定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阶段(第170页),它要求从一开始就弄清这些现象的复杂性和两可特征。在“解释”阶段,必须考虑各种各样的(历史的、文化的、思想的、技术的、政治的、社会的等)因素;因此,他要求研究者必须接受多学科的方法训练。关于第三阶段即“并列”阶段,希尔克开始追溯这一用语的起源,发现它是佩德罗?罗塞约最先建议使用的。希尔克说这个术语用处很大,它在法语、英语和德语中含义相同;总而言之,并列就是“将教育现象一个个排列起来”,或者将获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研究对象国的资料加以对比。希尔克认为,此时确定比较标准是最重要的事情。最后一个阶段即确切意义上的“比较”阶段,是研究过程完成的阶段。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