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有小说的教法,散文有散文的教法,诗歌有诗歌的教法,总而言之,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法。那么神话作为一种文体,我们又教什么呢?
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神话《女娲造人》的时候,在追问自己。袁珂的《女娲造人》是根据《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改编的。课后研讨与练习一有清晰的材料。经过比较可知,课文内容丰富了,加入了很多想象力的文字。可是不管怎么改编,神话终究是假的,假的东西为什么盛传不衰?教学神话的意义何在?这是需要思考探究的问题,倘若这样的问题没有眉目和方向,仅仅把它当一般的文章来学,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知道,文本价值的核心是学生成长最有益处的东西。你需要追问这则神话的文本价值。
愚以为,《女娲造人》的文本价值体现在三个层面:
其一,想象力丰富
丰富是想象力是和《风俗通》里的文字比较得到的。《风俗通》这样记述:通常说天地开辟之后,还没有人类。女娲揉团黄土造人。这项工作台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这样的文字只有梗概,大致内容,语言简洁,简则简矣,艺术表现力缺失了,作为神话想象力更是不足。《女娲造人》则不同。文中这样写:天地莽莽榛榛,女娲孤独他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她走啊走,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她在池水里看到自己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子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子里的影子也向着她假装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想着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着,捏着,捏成了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广阔了,她工作了很久,还是没有实现她的愿望,而她已经疲倦不堪了。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到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然后提起枯藤,向四处挥洒。只见泥点溅落的地方,出现了许多叫着跳着的小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样聪明美丽。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她又想:人是要死的,难道死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怎样才能使他们绵延不绝呢?这可是一个难题。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延续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增多了。
节选的文字里女娲面对难题,从来没有退缩,而是苦思冥想,不断探索,不断创造出新的造人方法,体现出神话无穷的想象力。
其二,形象性多面
女娲是神话中的形象,她具有非凡的神性。文中说她是神通广大的女神,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她具有造人的手段和方法。从这些内容来看,女娲具有超力量。如果仅仅把女娲塑造成一个具有超能力的神,那么个人以为是缺了感染力的。毕竟神和人的距离很远。袁珂不然,他不止于此,还赋予女娲以丰富的人性。女娲独自在原野上行走,会有孤独感,创造了人,精神上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她质朴,聪慧,有思想,充满活力。这些内容无疑丰富了女娲的形象,神性和人性的结合,让女娲的形象立体饱满,读起来亲切平易,又具有感染力。
其三,文化力厚重
德国哲学家朋霍费尔说:回归之路,在文化方面,它意味着从强烈的感觉返回宁静的思考。他的话以我看来意在提醒我们以思考者的身份探究历史。女娲造人作为一则神话它的历史文化意义何在呢?追问学生,为什么是女娲造人,而不是其他形象。有学生回复,因为她是女的,是一个母亲形象,可能体现着母系社会的精神风貌。他的回答令人惊诧欣喜。原来他是从历史角度来思考的。在文化历史方面,古老的往往是厚重的,能够被人们传承的往往是富有生命力的。女娲作为一个母亲形象,她身上具有怎样的历史文化内涵呢?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什么呢?经过讨论,大家达成如下认识:女娲身上集中了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她慈爱、勤劳、坚持、智慧,而崇高的母爱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源泉;她身上还体现了人类可贵的探求和创新精神;她创造男女,让其组成家庭,繁衍后代,为家庭带来幸福和吉祥,给人类带来不竭的生机和活力;而她身上的勤劳、智慧、恒心,正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集中体现。
神话作为具有想象力的文体,一定要观照它这个特征,神话也是文学作品,形象的特点不能不深入探究,作为有历史渊源长盛不衰的文章,一定要求索它的文化承载。其实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教学任何一篇文章,都应该挖掘文本所蕴含的价值,这价值是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之源。我们老师需做的紧要功课就是找到文本蕴含的价值,然后带领学生在文字中感受、体味、欣赏、领悟,这应该构成语文教学的常态。毕竟这是语文教学的引擎。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