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学参考

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课程改革的新思维、新模式

http://www.19mini.cn   2015-07-18 来源:网络 作者:王竹立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以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在于,过度强调将信息技术及其产品引入课堂,却偏偏把互联网拒于学校与课堂的大门之外;过度强调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却忽视了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已发生变化这一基本事实。以智能手机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对课堂教学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互联网+教育将颠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互联网进课堂、生活实践进课堂、创新教育进课堂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课堂”模式将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新趋势,智能手机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关联主义和新建构主义将成为互联网时代教与学的主要指导理论。

笔者想补充和强调的是,由于书本是按线性结构组装起来的,其媒介形式以文本为主,因而以书本为主要载体时代的知识结构也是线性的、静态的、层级式的、按照学科分类组织起来的。一门学科最典型的结构是树状结构,先有一个总论(主干),然后再有各论(分支),各论中又可以分为很多小节,小节中再分为很多知识点(枝叶),直到把所有问题都依次阐述一遍。然而网络的基本结构是超链接的,是网状的、动态的、非层级的、可以任意方式组织起来的,因此,网络上的知识与纸质媒介上的知识在结构与表达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参见表1。

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课程改革的新思维、新模式.jpg

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课程改革的新思维、新模式(3.0版)

正是由于网络具有与纸媒截然不同的特性,知识由书本转移到网络时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以线性结构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将不再成为知识的主流形式,传统的卷、期、页、章、节、点结构也将式微。尽管网络上也存在文库和电子书这类与纸媒相似的结构形式,但那只是知识存储形式之一,主要供学习者有需要时查阅之用。读者进行网络阅读时,像读纸质书一样逐页翻阅、长时间看同一个内容的行为方式并不常见。网络阅读最常见的方式是碎片式的,往往每隔很短一个时间就跳到另一个不同的网页。网络可根据读者的不同需要生成多种形式,每一个网页可视为一个信息与知识的“碎片”,根据信息(知识)接收者的指令,这些碎片可以重构出不同的整体。比如,搜索菜单形式、百度百科形式、百度知道(问答)形式、全图片形式、全视频形式、全音频形式、电子杂志形式、RSS订阅形式、其他自动推送形式等等等等,此外,还可以根据信息(知识)提供者要求,生成博客形式、微博形式、微信形式、公开课形式、慕课形式、游戏体验形式、资源库形式、专题网站形式、其他数据库形式等等等等。总之,碎片与重构就是互联网组织信息与知识的基本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改变了知识,也改变了今天的学习。

(二)互联网将成为教与学的主要场所。互联网不仅成为信息与知识的主要载体,成为信息与知识的主要来源,还日益成为教与学发生的主要场所,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目前,学校课堂还是系统教育、学历教育与正规教育的主要阵地,网络教育和在线学习由于缺乏面对面交互的优势、缺乏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有效监管以及让人放心的评价体系,只占据了非学历教育、非正式学习的“半壁江山”。在正规教育与学历教育领域,网络教育只能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强化,还不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的主流地位。但如前所述,网络教育与在线学习正日益向学校与课堂渗透,成为颠覆传统教育教学体制的重要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终有一天人类可以在网上打造与实体课堂几乎一模一样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当这种网络虚拟课堂普及之日,就是实体学校与课堂大规模消亡与转型之时。尽管届时一部分一流的大学和特色学校将得以幸存,中小学也会保留,但学校教育的黄金时代将一去不返。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将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翻转学习(不是现在狭义的翻转课堂)成为主流的教育教学形式。这大概就是“互联网+教育”的最终结果吧?

四、 互联网+课堂引领教学改革新方向

今天,我们曾经喊了多年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口号已不太适宜,而应以“互联网+课堂”来取而代之。互联网+课堂的内涵是什么?到底应该如何操作?在这里,笔者提出“三进”的设想,分述如下。

(一)互联网进课堂。互联网+课堂首先意味着让互联网进课堂,而不是将互联网拒于教室门外。应该鼓励学生带手机与笔记本电脑来上课,容许学生在课堂上自由上网。可以想见,这种大胆的提议仍然会受到部分教师的强烈抵制,因为他们还没准备好如何应对互联网对课堂教学的冲击与挑战,还没学会如何与手机和网络在课堂上“和平共处、取长补短”。在这里,笔者愿意分享一点个人经验供大家参考。

笔者与同事在中山大学为本科生开了一门核心通识课《现代学习理论与技术》,这门课每年选课的人比较多,一般都在一百到两百人以上。在这样规模的大班教学中,我们还是选择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分组讨论、分享与探究活动。为了减少上课时的“低头族”现象,我们在讲课中注意贯彻“新、奇、实用”三大原则。新,就是老师讲课的内容要新,最好是网上不容易找到的内容。我们不会照本宣科,而会讲自己的心得体会、研究成果、独到见解;会经常打开网页,直接利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辅助讲授,让学生有新鲜感,想听爱听。奇,就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策略。讲课时不会满堂灌,而会穿插提问、播放视频动画、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活动和练习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实用,是指教学过程尽可能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他们生活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让学生感到学习有用、有效、有收获。我们还经常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些具体问题通过网络查找补充材料。甚至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布置作业、点名,让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完成部分作业等。我们每学期都专门留出两到三次课,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通过网络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交流网络学习经验,开展网络学习竞赛。在我们的课上,手机、笔记本电脑与网络不仅不是干扰,反而是必需的工具与途径。

智能手机进学校与进课堂,可以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导致学校教育与课堂教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手机几乎可以取代平板电脑和其他终端设备的大部分功能。手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至少可有以下几方面用途:①阅读。手机可用来看新闻,了解时事;可以看微课与微视频;可以阅读手机读物,比如电子教材等,而且这种学习有利于充分利用等车、排队、上厕所等碎片化时间进行。②记录与存储。手机可以用来课堂拍照,记录老师黑板和屏幕上的重要内容;记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与场景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对教师的讲课进行录音录像以方便回看;可以利用记事本记录自己的思想火花与灵感;可以利用云存储功能保存大容量文件等等。③通讯与交流。手机可以用来收发通知;可以通过微信群与QQ群进行交流讨论与远距离协作;可以通过声音与视频进行及时通话;可以进行音频与视频短时间授课;通过电子邮件与教师同学进行深度的、非实时的沟通与交流等等。④完成学习活动。可以利用手机二维码功能在课堂上点名、投票、布置与提交作业等。⑤APP应用。现在已有大量可用于学习的APP应用,比如时间管理、背单词、编程、运动、认识星空等等。⑥定位与导航。手机的定位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找到走散的孩子,导航功能可以指路,便于组织校外活动等。⑦搜索与查询。任何时候都可以利用手机的搜索与查询功能掌握一些急需了解的信息与知识,如人名地名的检索、名词的解释、外文的翻译等等;⑧计算。手机里的计算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⑨放松与调节。手机里的音乐、游戏等娱乐功能可以对学习者起到放松紧张情绪、调节心情等作用。⑩创新与创造。手机里的开源软件和虚拟游戏等有利于学生开展创新学习与创造活动等。手机在教育教学中有这么广阔的用途,我们还有理由拒绝手机吗?!

(二)生活实践进课堂。今天,网络将现实生活与我们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第一时间就能让我们知晓;网络为我们获取各种信息与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校不再是世外桃源,课堂也不再是空中楼阁,生活与学习不再能够被人为分隔。学生只会对与自己的生活关系密切、与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关系密切的内容感兴趣。今天的课堂教学应该多从现实与生活中寻找内容与素材,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综合性、开放性和混合性学习。例如,笔者为研究生开了三门课程,分别是《教学系统设计》、《创新思维训练》和《网络时代的学习》。这三门课虽然开的学期不同,内容各有侧重,但笔者的教学方法与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截然分开。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了三个主要做法,第一个做法是,教学内容不再拘泥于教材与大纲,而是以教材为基础,大纲为线索,从网络和生活工作实践中寻找真实素材、真实案例进行教学。比如笔者上教学设计课时,会让大家结合当前的一些教改热点进行分析。例如,从网络检索关于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在网上观看杜郎口中学教学视频,然而组织大家从教学设计角度进行分析讨论;在讨论微课、翻转课堂、慕课时,要求学生具体学习微课的制作、参与翻转课堂实践、或者选修一门慕课,然后进行交流讨论;又比如笔者接受了去汕尾地区为中小学教师做培训的任务后,立即组织学生赴汕尾中小学进行实地考察与需求分析,和同学们一起设计培训计划。笔者的一般做法是,先让同学们提出自己的分析与设计方案,然后对同学们的方案进行点评,指导他们完善设计;或者提出自己的分析与设计,并说明设计的思想与依据,让同学们进行对比;然后根据选定的设计方案开展培训活动,检验教学效果,收集各种第一手资料进行反思。笔者希望通过对真实问题的学习,让同学们领悟书本理论与实际情况的异同,体会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笔者还利用为本科生上《现代学习技术》通识课的机会,让同学们以助教身份,全程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与反思过程。在教学中较少讲解抽象的理论,较少死抠书本知识,更多地示范如何运用实践智慧,激发创新思维,以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为最终目的。在课程结束前,笔者会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反思,发现课程不足之处,进行强化练习与补充讲解,与同学们一起开展反思与总结。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