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学参考

美国老师如何让学生爱上课堂(图)

http://www.19mini.cn   2015-02-12 来源:腾讯教育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讲授、阅读、活动,是教师在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我们往往犯片面化的错误,即强调某一种教学方法,而否定另一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最好的教学是:该用讲授法的就用讲授法,该用阅读法的就用阅读法,该用活动法的就用活动法。好的教学有一个特点,它往往是这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那么如何在一个教学单元内,把这三种方法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最大化地发挥它们的教学效益呢?

第三步 - 讲授

课堂事件

学生利用阅读成果修订完自己的猜测,并且将修订成果进行了全班交流。整个教学过程似乎就基本结束了。但是这个时候,老师突然提出了一个大家都没有想到的问题:一共17个词语,好像有一个词语大家都没有用到。

老师就一个一个念出这些词语,有谁使用到这个词语就举手。当念到"水中田畦"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举手。于是老师问:你们谁知道"水中田畦"是什么?没有一个人知道。于是老师打开课件,用PPT向学生们解释什么是"水中田畦"。

老师显然是做了充分的备课,所以内容非常详实具体,一口气讲了整整 8分钟。这是我在美国听的课中老师一口气讲授时间最长的一堂课,也是我在美国见到的学生听得最认真的一堂课。

课堂事件分析

课后我思考,美国学生确实比中国学生没耐性、坐不住,但这8分钟为什么学生人人都听得津津有味呢?既不是老师讲得多么好,也不是那个 PPT做得多么出彩,关键是使用的时机把握得好。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这堂课这样上:"上课!同学们,这17个词语你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听我说给你听。"课如果是这样上,恐怕就没有一个人会听。

现在,先用17个词语"猜",然后是根据教材的内容修订,修订完了,大家看一看,哪个词语我们都没有用?原来是"水中田畦"。你们怎么都没有用到这个词呢?因为你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呀。都不知道,所以听我给你们说说。

这个过程,好像是一幕戏剧,有起始,有发展,有转折,有高潮,有结尾,总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铺垫,是一种"激疑"的过程。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了,有了关注点,"讲授"变成了好奇心的满足,变成了大家都关注的一个"点"的"抖包袱"。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讲授法有没有效果,效率高不高,除了讲授本身的技巧和水平之外,讲授的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或者更明白地说,所谓"该讲的时候讲"。

只是,这个"该讲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可以肯定地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学生那儿,在学生学习心理的关注点上,在学生学习的某个特定的环节上。

思考 & 总结

讲授法、阅读法、活动法,单独使用,当然也有效果,但效果都有局限;结合在一起,往往会出奇效:

1)教学方法"精准"地适应教学内容,效果自然就出来了;

2)三种教学方法用在一堂课上,有互相促进、彰显的功效,自然就比单独使用要有效。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