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事半功倍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公孙丑上》)释: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行。 形容做事得法,费力小,收效大。
19、具体而微
“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公孙丑上》)释:冉牛、闵子、颜渊大体近于孔子,却不如他那样的博大精深。意谓内容大体具备,但形状规模小。
20、 出类拔萃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公孙丑上》)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21、心悦诚服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上》)释: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顺服。指真心真意地佩服或服从。
22、返求诸己
“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公孙丑》)释:(射箭)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返躬自问罢了。意谓遇到挫折时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先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努力加以改正。
23、与人为善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公孙丑上》)释: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
24、绰绰有余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公孙丑上》)释: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又没有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行动,难道不是宽舒得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形容非常宽裕,富余。
25、怨天尤人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公孙丑上》)释: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26、此一时,彼一时
“彼一时,此一时也。”(《公孙丑下》)释:那又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27、舍我其谁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公孙丑下》)释:在今日的社会里,除开我,还有谁呢?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28、为富不仁
“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滕文公上》)释: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剥削者唯利是图,心狠手毒,不顾他人死活。
29、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滕文公下》)释:若是不等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自己便钻洞扒门缝来互相窥望,爬过墙去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
30、乱臣贼子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滕文公下》)释: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才有所害怕。原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心怀异志的人。后泛指破坏国家统一、心怀异志的人。
31、自暴自弃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上》)释: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指不求上进,甘心落后
32、不虞之誉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离娄上》)释: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指没有意料到意想不到的赞扬。
33、好为人师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下》)释: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