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虎毒不食子。
“饿虎不食子,人无骨肉恩。”(唐•聂夷中诗)
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着我花言巧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西游记》二十七回)
[释义]虎虽凶猛,尚且不吃虎崽。成语“虎毒不食子”即由此而来,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然而遗憾的是,这并非一条颠簸不破的定律,至少在人类世界如此。
194、知人知面不知心。
杨雄听了,心中火起,便骂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这厮倒来我面前又说海奢黎许多事,说得个没巴鼻。眼见得那厮慌了,便先来说破,使个见识。(《水浒传》四十五回)
[释义]旧时俗语。指认识一个人容易,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
195、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老子》四十七章)
“不出户而知天下兮,何必历远而劬劳。”(张衡《思玄赋》)
[释义]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走出家门,通过道就可以知晓天下事理;不观望窗外,通过道可以知晓自然规律。走得越远,对道就知道得越少”。常言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是因为秀才通过学习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而老子所说的不出家门就知道的天下大事,显然又远远超出了秀才的境界,也超出了书本知识。
196、肥水不流外人田。
只老兄这会短收了五万两,实差得远。俗语说得好:“肥水不过别人田”,彼此甥舅情分,将来老兄案情妥了,再回广东,还有个好处,也未可定。(《廿载繁华梦》二回)
[释义]意思是“好处不能让给外人”。表示这个意思还有“肥水不落外人田” “肥水不流别人田” “肥水不浇别人田” “肥水不流外人家”等说法。
197、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父亲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理来,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元《遇上皇》杂剧第一折)
宝钗笑道:“不用问,狗嘴里还有象牙不成!”(《红楼梦》四十二回)
[释义]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198、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
男大须婚,女大当嫁;虱多不痒,债多不愁。(《梦笔生花•杭州俗语杂对》)
[释义]就是虱子太多了,人被虱子给咬蒙了,痒肯定是痒,经常咬习惯了,就不知道痒了.债多了不愁,欠的钱太多了,还不过来了,就不去想他了,装作没事一样了。是贬意词,是指人不上进。
199、砖头瓦块也有翻身的时候。
这叫做瓦片也有翻身日,只争来早与来迟。(《梦笔生花•弦索乐府》)
今江北人云:城河里砖头也有翻身日。(《通俗常言疏证•祸福》)
[释义]比喻一个人生活或事业处于低谷的时候,又突然出现转机。
200、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我的奶奶,你饭来张口,水来湿手,这等插金戴银,呼奴使婢,又惹什么气?(《金瓶梅》七十六回)
你们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鸡蛋是平常东西,那里知道外头买卖的行市呢?(《红楼梦》六十一回)
[释义]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201、树大招风。
可怜!可怜!你死该当,只难为唐僧、八戒与那小龙化马一场!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西游记》三十三回)
[释义]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
202、挂羊头,卖狗肉。
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头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悬羊头,卖马脯。”(《后汉书•光武帝记》)
你见行市紧早母猪灾。悬羊头,卖狗肉,赖人财,依仗着秤儿小,刀儿快。(《三宝太监下西洋》七十七回)
[释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
203、贵人多忘事。
王冷然御史与高昌宇书,傥也贵人多忘,国事难朝,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台阁,侧眼相视。(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圭恨》)
这些话我也省得。这一向我早忘了一半也,只是贵人多忘事。(元宫大用《范张鸡黍》杂剧第一折)
[释义]高贵者往往善忘。原指高官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