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你也是个明白人,何必做“司马牛之叹”?你才说的也是,“多一事不如省一事”。(《红楼梦》四十五回)
[释义]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
143、多则半月,少则十天。
更不然,两边伏兵困住他在里面,多则半月,少则十天命必休矣。此计如何?(《英烈传》四十一回)
[释义]预测事情发生的时间不会太长。
144、自家有过,要听人说。
自家有过,人说要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明吕坤纂《续小儿语》)
[释义]自己的过错,要别人指出,因为旁观的人看得更清楚。
145、先小人,后君子。
如今先小人后君子。先把房钱讲定后好算帐。(《西游记》八十四回)
咱们先小人,后君子。说明了,我可就给一间的房钱。(《三侠五义》三十二回)
[释义] 先做小人,后做君子。指先把计较利益得失的话说在前头,然后再讲情谊。
146、杀人不过头点地。
我本待一刀了却这厮性命,既是你众代表代他苦苦哀求,杀人不过头点地,如今权且寄下他这颗驴头》(《儿女英雄传》十六回)
[释义]有两种意思,1、杀个人不过是头在地上碰一下,死没什么大不了的,是想告诫对方不要怕死,2、既然杀人不过是头碰碰地,对方已经磕头赔罪了,也是头碰碰地,何苦苦苦相逼了,原谅对方吧。3、意思是目的达到了,就不要再继续下去了,有点类似于不要得陇望蜀的意味,用以比喻做人或者做事情要留有余地,不要太过分,以免殃及无辜或给他人带来更多的痛苦和不幸,那样对自己也未必有太多的好处。
147、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哦,可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这般说才是。(元马致远《任风子》杂剧第二折)
[释义]指杀人者须抵命,欠债者要还钱,二者俱是一理。
148、后来者居上。
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史记•汲郑列传》)
[释义]指后者胜前者。
149、三寸不烂之舌。
若有人到此,亮借一帆风,直至江东,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互相吞并。(《三国演义》四十二回)
凭着你三寸不烂之舌,休恼我三尺无情铁。(《缀白裘•三国志•刀会》)
[释义]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150、羊毛出在羊身上。
羊毛出在羊身上,等姓贾的再出两个,把这件事平平安安过去,不就结了吗?(《官场现形记》二十七回)
[释义]比喻表面上给了人家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价里。
151、没吃上羊肉反惹了一身臊。
哎呀,打得我好。我羊肉不得吃,倒惹下一身臊。(《盛明杂剧•男王后》)
若是同人合伙,领了人的本钱,他只要一分八厘行息,我还有几厘的利钱。他若是要二分开外,我就是“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倒不如不干这刀把儿了。(《儒林外史》五十二回)
[释义]好处没捞着,反而惹上一身的烦恼。
152、羊群里跑出个骆驼。
贾母道:“我不信;不然就是你闹了鬼了。如今你还了得,'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你又会做文章了!”(《红楼梦》八十八回)
[释义]羊小骆驼大,骆驼无论如何是藏不了的,比喻在普通的地方突然冒出了有名的人或事物,令人感到奇怪。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