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选编了《桃花源记》这一篇文章,让我们直觉编者的如炬慧眼,但教材中某些注释我有些疑问,愿与各位“疑义相与析”。
其一,文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文下注释将“外人”译为“桃花源以外的人”,并将之与“不足为外人道也”句中的“外人”一词同义,于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意思就成了桃源中人与桃源外面的人穿的衣服是一样的。就字面来看该句完全讲得通,但再作深究,我们就会发现其中有滞涩之处。文章的重点是为了塑造一群与世隔绝、过着幸福生活的桃源中人。故文中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和“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语。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将“悉如外人”理解成“与桃源以外的人一样”,则表明桃源中人和外面的世界联系着,那么这句话起到的效果和文章主旨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悖的。我认为:就一篇有明确中心的文章而言,这种现象是不能为读者所接受的。
那么怎样去理解“外人”这个词呢?是作者的笔误,还是现今读者理解不对?我认为问题出在后者。且让我们去看看前辈读者对此处的理解:唐代大诗人王维读了《桃花源记》后,被文中安静详和的情境迷住了,特地写了一首《桃源行》,其中有“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一句,显而易见王维认为桃源中人的服饰还是秦朝的制式,也就是说王维的观点与文中注释的说法不同。如果说王维也是一个读者,他的见解是一家之言,不足为据,那么作者自己的话则是最权威的,庆幸的是作者真的就此文留下了另外一个“版本”——《桃花源诗》,其中有“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之言,也清楚地告诉我们“桃源中人的服饰依然是古制(针对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而言),而实际也是如此,秦朝和晋朝的服制是不同的。可见教材中的注释的确有值得推敲之处,且两诗都一致地写到了桃源中人的服饰仍保持旧貌,其目的也是明显地借此表明桃源中人与世隔绝的时间之久,形成“世外”之感。可以肯定诗中的见解与文中所要达到的“与世隔绝”的艺术效果是一致的。
那到底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呢?从字面上看“都像桃源以外的人”一点也没错。但我们接着往下想,这样解释的立足点在哪里呢?(问题就出在这里)教材上的解释是从桃源以内的人的角度出发,将“外人”和桃源中人对立起来的,而实际上文中的“外人”应该是渔人眼中的外人,相当于陌生人的意思。因此,我认为“悉如外人”中的“外人”译为“陌生人”可能会好一些,这一句就可以译为:这一群人在渔人眼里很陌生,从他们穿的衣服来看,就更陌生了。我想这样的解释和下文“见渔人,乃大惊”是可以相通的,正因为渔人穿的衣服和桃源中人大不相同,所以他们才会大吃一惊,且所起的艺术效果和全文所要达到的“与世久绝”的效果是一致的。
其二:文中又有“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之语,文下注释译为“沿着”,甚至《古汉语常用字典》中也明确将“扶”译为“沿着”,其示例就是“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这样原句可以译为“于是(渔人)沿着来时的路(回家),留下了很多标志。”笔者在这儿无意挑战《古汉语常用字典》的权威性,只提出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各位商榷。
首先:就语言成分而言,一句话如果独立成一个分句的话,谓语是很重要的一个语言成分。(除了少数的特殊句式)如“得其船”“处处志之”“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等句都有自己的谓语,而“便扶向路”作为一个一般句式,如把“扶”作“沿着”讲的话,这一句就缺少了谓语,让人难以理解;且“扶”的本义为:搀扶,扶着,作动词讲,后引申为“扶植,扶持”“扶助,支援”(作动词讲)而作为介词“沿着”讲,好象用比喻法、引申法都不好与“搀扶”这一本义建立联系;再查《辞海》(1989年版)却没有“沿着”“顺着”的解释。基于以上几点,笔者冒昧地将“扶”译为“摇”“划”作动词讲,将“向路”译为“沿着来时的路”作状语使用,这样原句可译为“于是(渔人)摇着船(“船”字承前省)沿着来时的路回去了,并在一路上作了许多标志。将“扶”和“摇”联系起来,不是笔者兴之所至,肆意为之,庄周在《逍遥游》中有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里将“扶”和“摇”并列使用,可译为“摇摆着(但总的方向是一直向上)”,“扶”“摇”两词词义并不相悖,可见“扶”和“摇”的意思是可以相通的;再就是古人将“扶舟泛海”作为人生一大快事,从这个词中也可以看出“扶”是具备“摇”和“划”的意思的,还有《红楼梦》中写林黛玉外貌:“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行动如弱柳扶风”一句可译为“她的行动举止就像弱柳在风中摇摆”,可见“扶也是有“摇”的意思的:且(渔人)“得其船”后“便扶向路”中,“便”作“于是”讲,作顺承连词用,这明显告诉我们,找到船后,渔人接下来的动作是“划船”,如译成“渔人沿着来时的路,留下了很多标志”,则前者和后者之间的顺承关系,也就不成立了。
以上两点,仅是一孔之见,恰当与否谨供各位方家参考。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