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学参考

《童趣》备课、学习资料辑

http://www.19mini.cn   2011-09-15 来源:迷你语文整理 作者:皎月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

(二)句段品味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品味:句子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将让人痛恨的蚊子想像成美丽的仙鹤,只有天真纯洁、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儿童才能想像到。

2.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品味:句子写出了幼儿丰富的想像力,竟然能够达到“心想事成”的地步,想什么就是什么。

3.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品味:长时间的抬头,竟然使脖子僵硬了,可见“我”对眼前的一切是多么的专注和入迷。

4.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

品味:此句写“我”幼年时户外活动的地点和方式,写出了幼儿活动的特点:喜欢观察各个小小的角落,让自己的身与心都沉醉到万事万物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5.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品味:为了验证自己的想像,实现自己的愿望,儿童总是有一些奇怪的举动,因为在想像的世界里生活,他们的眼前总有美景。

6.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品味:儿童渴望长大,渴望游历,即使是在假想的游戏里得到这些,也心满意足了。

7.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品味:从形态、动作上生动地刻画这个不速之客,丑陋,粗鲁,残忍,可见它是不受孩子欢迎的。

8.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品味:“神定”暗示出先前的惊慌,“捉”、“鞭”、“驱”三个动作活现了儿童的认真与善良:它做了坏事,是应该受到一定的惩罚的。

9.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品味:这是全文的总起段,作者回忆幼年时候的视力和嗜好,指出“明察”的结果是“时有物外之趣”,既为后文叙述具体的趣事张本,也点出了文章的写作主旨。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