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据有事实论据(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与史实、统计的数字等);道理论据(自然科学的定义、定理,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解决“怎样证明”。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立论——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
驳论——批驳错误观点,然后确立其正确观点。
反驳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证、驳论据
4、 议论文的结构 :
基本结构: 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
论证(具体)结构:
并列式(横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包括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再分后总)。
层进式(纵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
5、论证的方法:
例证法——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论点。
引证法——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
喻证法——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
对比法——用反向事例或事理对比说明论点。
6、语言特点:准确性、鲜明性、概括性、生动性。
二.考点分析:
1、寻找中心论点:
A.掌握论点的基本知识:
(1)、论点的特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事物或问题所要发表的见解和主张。
(2)、论点的表达句式: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的形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
(3)、论点出现的四种情况:
一是文章的标题。 如《反对自由主义》文章的标题就是议论文的论点。
二是文章的开头。有许多文章开头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文章的论点,如《谈骨气》《说“勤”》。
三是在文章的篇末。文章在前面充分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归纳出文章的论点。
四是在文章的论证过程中提出的。
注:有的在文章的中找不到表明论点的句子,需要我们自己去领悟和概括,这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阅读,把握各段的关键句,并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它们的共同指向,归纳得出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要整体感知课文,采用逐段概括要点(抓住关键的词句),对文章的内容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注意论点的一般位置。
一般有以下几种:
1、 看标题,议论文标题有时是揭示论题的,有时揭示论点的,不管是揭示论题还是揭示论点,对我们寻找论点都有帮助。
2、看开头。为文之法,开篇点题。审察文章开头一段,抓住那些提挈全文内容的句子,往往可以得出论点。
3、看结尾。作者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常常对全文论述的内容加以归纳,有时回扣中心,有时到结尾才揭示中心。
(二)审察论题。通过阅读明确文章的论题是什么,对文章的论题还是能把握的,然后在这一论题中作者的看法、主张是什么,这样一问作者的观点就会比较明确。
(三)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议论文中作者为了能更好地阐明道理,常用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即抓住文中所运用的事实或道理论据用来证明什么,尤其要抓住的是作者对论据所阐述的话,这些话往往能帮助你理解。
散文阅读
一.散文的一般知识:
1.特点:形散神不散是散文最主要的特色。“形散”是指散文选材广泛,结构灵活,内容丰富。“神不散”是指散文自始自终紧扣一个中心,有鲜明的主题,材料组织井然有序。
2.散文分类
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这里所要谈的是狭义散文。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是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例如朱德同志的《母亲的回忆》、鲁迅的《藤野先生》。它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说的区别是明显的。它们不像小说那样多方面地、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