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从语言的基本要求看:是否准确、精练等。
⑵从修辞角度看:主要是运用什么修辞起到什么作用。
⑶从语言的感情色彩看:是幽默还是讽刺还是庄重沉郁、是冷漠、悲凉还是欢乐喜悦……
⑷分析人物是否个性化:即人物语言是否具有鲜明的个性。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说明文阅读
一、基本知识:
1、特点: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知识性和科学性是主要特点。
2、分类:
(1)从内容上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分:平实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艺性说明文)。
3、说明顺序:时间(包括程序顺序)、空间和逻辑。逻辑顺序可分为: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从特点到用途、从部分到整体等。
4、说明文的结构:并列式、递进式、总——分——总,总——分,分——总。
5、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分类别: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说明,条理清晰,有条不紊,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事物特征)。
(2).下定义: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对被定义概念作简明扼要周全严密的规定,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多用于介绍科学知识,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更具体深刻的突出强调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横比和纵比)
(4).举例子: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增强说服力。
(5).打比方: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化复杂的科学道理简单化,化抽象为具体,易于理解接受。
(6).列数字:运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易于读者接受。
(7).画图表:运用图表辅助文字说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体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引用神话故事等,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事物的神秘色彩,增强说明的情趣性,权威性。
6、语言特点:准确、简明
有的是讲究语言平实,有的讲究语言生动,但不论是平实还是生动,都要求准确、简明。
体现在三个方面:
(1)要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对知识表达要科学、严密,表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
(2)要注意运用好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例如:基本上、大约、左右、一般、大多数、极少、通常情况下等词语。(这些词语能否去掉?不能,先结合语境解释,再说明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语言要言简意赅、明白晓畅。
二、考查要点与命题趋势:
1、考查要点:
①准确判断说明对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②分析说明文结构,了解说明顺序 。
③熟练判断说明方法 。
④理解文中词句的表达作用及说明语言准确性这一点 。
⑤理解中心意思及写作特点。
2、命题趋势:选材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境、关注生命、关注科技发展等。说明方法、说明语言仍是命题重点,但更重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议论文阅读
一.基本知识:
1.特点: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理服人。
2.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有的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分论点均有。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对论点进行论证的材料、依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