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案选粹

《理想》教学设计2

http://www.19mini.cn   2009-03-15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倔强、寂寥、诅咒、碌碌终生、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等词语。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熟练朗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联系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倔强、寂寥、诅咒、碌碌终生、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等词语。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熟练朗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联系生活体验和语境,感悟和理解诗句含义,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2.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优美,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

追求美好人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

诵读;通过关键的诗句,探究全诗的脉络,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构思精巧、语言精美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意象。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诗人用异彩纷呈、含义深刻的形象比喻,阐述理想之于人生的决定意义。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品味精美的语言,体会诗歌的精髓,并做到熟读成诵。

2.联想想像法。诗歌主要赞美理想,富含哲理性,这就使得诗作的广度和深度大为拓展。学习这首诗,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丰富内涵,启发对人生和理想做深入思考。

3.讨论点拨法。用于对重要意象、思想感情的分析。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反复诵读,熟悉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解读诗歌1~7节。联系生活体验和语境,理解诗中众多的意象,揣摩诗中含蕴丰富的哲理内容。

[教学步骤]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