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积累词语,掌握其字形、读音、词义
(2) 了解杨振宁、邓稼先两位科学家的有关情况和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 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能力目标
(1) 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有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
(2) 了解本文语言句式多变,情感真挚的特点,体会课文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 德育目标
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较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 理解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描写、评论的作用——更典型更集中地突出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
2、 揣摩语言,把握句式特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寄寓在字里行间的深情,理解文章在记叙、议论的基础上抒情的好处。
[教学方法]
文献法、讨论法、五步阅读法(朗读,积累字词——默读,整体感知文意——思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六部分之间的联系——悟读,深层探究——美读,品味赏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朗读课文,积累字词;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思考全文的思路以及六部分的联系;悟读课文,深层探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20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历史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了很多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同在这个时期,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人,默默地在实验室为民族为人类做着伟大的贡献。今天我们先来介绍其中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邓稼先,来感悟一下他们的不平凡吧。
二、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彷徨(pang huang)鲜为人知(xian)锋芒毕露(lu)选聘(pin)元勋(xun)鞠躬尽瘁(cui)妇孺皆知(ru)殷红(yan)殷实(yin)宰割(zai)筹划(chou)
仰慕:敬仰思慕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
当之无愧:毫无愧疚地接受(名声、荣誉等)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三、请同学交流资料,简要介绍邓稼先。
自由交流阅读感受。
四、理解课文
1、 概括文章六部分的大意,思考其中的联系。
(1) 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
(2) 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他“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3) 用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来对比写邓稼先。
(4) 作者写自己得到消息,中国的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撼。
(5) 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
(6) 总结全文,借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体评价邓稼先。
这六部分紧密关联。1引子——2、3介绍生平和经历,对比中突出他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4侧面描写贡献大,是对2的扩展——5重点写他非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2的具体化——6总结全文。
2、 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要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文章第四部分为什么写“我”?
为了说明邓是对民族的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4部分是写作者内心的震撼,他为中华民族自豪,为50年的老朋友邓而骄傲,从侧面写邓贡献之大,流露出作者对民族的一腔深情和对老朋友的满怀厚意。
3、 课文有没有详细介绍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没有。
五、深层探究
1、 为什么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对比着写?请概述两人最本质的区别。
更加鲜明地突出邓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区别在于性格和为人。奥:锋芒毕露,邓:忠厚平实,从不傲人。
2、 为什么说奥本海默“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因为他才华出众、聪明过人,所以佩服,但是由于他经常打断别人的报告,锋芒毕露,所以不少人不喜欢他。
3、 “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的“我所认识的”能去掉吗?为什么?
不能。作者不可能认识所有的知识分子,这表现出作者严谨求实的写作态度。
4、 邓稼先能够说服两派不吵闹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5、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请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其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前者是指他与奥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形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后者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把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所以说是理想的党员。
6、 文章引用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和五四时期的一首歌,有什么作用?
显示邓工作地点的荒凉、工作的艰辛,增加了邓精神的悲壮色彩。
7、 “可是理论是否正确永远是一个问题”这句话怎么理解?
理论的正确与否要靠实践去检验,在核武器实验时检验理论,危险巨大。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