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案选粹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http://www.19mini.cn   2009-03-15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教学目标 一、理解文意,能概括出母亲的形象。 二、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重点 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母亲是我们人生中的

教学目标

一、理解文意,能概括出母亲的形象。

二、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重点

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母亲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先生的母亲,共同了解一下胡适先生的第一位老师。

默读过程

二、学生默读课文

标好小节号,勾画出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

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探究过程

三、学生质疑

学生间交流讨论

教师需补充、明确的有:

(一)字词  (投影一)

正音

穈  锁匙  拧肉   轻薄

眼翳  宽裕  文绉绉

(二)胡适简介(投影二)

(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原名嗣穈,字适之。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
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9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
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孩子。
1910年,即胡适19岁时,赴美国留学。
 
(三)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胡适的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从胡适一生的追求与奋斗来看,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那么,本文着重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情呢?请大家分四人小组讨论,试给每件事情添加一个小标题。看哪一组的同学最懂作者。

请数名学生上黑板写。

师生共同指正。

请学生说说这些事情分别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尽量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请学生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小结我对母亲的深情。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