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语文世界”就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初步尝试在语文学习中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从而开发社会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搜集社会生活中新鲜语汇和不规范现象,注意街头语文和广告语言的表现形式,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写作中学会观察生活。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为此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写作《语文与生活》
作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下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此次作文的结果是内容空洞,无话可说,懵懵懂懂,一桶浆糊。老师看得也是一头雾水,不明不白。其实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真正地留心生活,感受生活,走进生活,更谈不上了解生活和语文的联系了,在他们的印象中语文永远都是游离在生活之外的。老师在了解到学生语文学习与生活的严重割裂的现状后,适时地开展了下面的活动。
二、举行专题讲座,带领学生进入生活中的语文世界
主要内容列举如下:
“欢渡(度)春节”(街头标语错别字)
乐(yue)乐(yao)乐(le)(易读错的人名)
“白事可乐,即中即奖”(广告语中的书面语)
“一字之错,损失惨重”“一字之改,换回一命”(语文典故)
“他的歌见证过你的青春”(“罗大佑深圳演唱会”广告词中亮点)……
这次讲座使同学们突然发现,原来生活中语文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只是我们在不经意间与它擦肩而过了。接下来就可以顺利地进行下面的活动,走进生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三、开展搜集公益广告、新词汇、错别字、精彩店名的活动,选择一个主题,分组完成。
1.公益广告集锦(搜集、分类、评价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新词汇(搜集新词、新流行语、新外来语,感受社会与生活的变化)
3.错别字门诊(搜集街头匾额、标语、广告、报刊等用语中存在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正视大众生活用语中语言的不规范现象,懂得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4.精彩店名举偶(搜集、分类、评价)
四、走上街头,走近荧屏,走到图书馆,走进网络,搜集资料,筛选,分类,编排,编帧设计,制作成手抄报。
五、交流,评价,评选优秀作品,公布张贴,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分享活动的快乐。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精心策划、制作,合作交流,气氛空前热烈。透过他们的作品,你可以欣喜地发现,每一篇作品都闪烁着同学们智慧的结晶、合作的愉悦和分享的快乐。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实施的能力,培养了语文实践的能力。更令人高兴的是,有的同学还主动在随笔中写下了参与活动的心得体会,如汪知笛同学的《“新新词汇”发现记》,林敏儿的《寻找错别字》等等。这在无形之中又主动、自觉地实现了第六个步骤写作“活动后记”。文中写到:“在今天下午,我几乎沉浸在寻找错别字的活动中……它培养了我的观察能力,还有耐心……”“这次活动使我惊奇地发现时代的飞速发展,生活的巨大变化……锻炼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增长了知识……”这些都是发自肺腑的话语,都是真切的体会,可以说他们在实践中“悟”出来了。语文实践和写作、口语交际自然而然地结合起来,学生何需恐惧作文,何愁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这不正说明了写作、口语交际是生活的一部分?从语文和生活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隔膜,到和语文发生第一次、第二次亲密的接触,学生和教师的心中都流露出一种惊喜、一种振奋,那就是语文的亲切,它不再是永远端坐在语文书上的老先生,板着冷酷的面孔,没完没了地讲着不变的话题,还有就是生活中的语文是如此的新鲜生动、丰富多彩。
两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切实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氛围下,我们将开辟一片新的语文学习生活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深圳市南山实践学校)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