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案选粹

《社戏》教案设计

http://www.19mini.cn   2009-03-14 来源: 作者: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知识目标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2、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3、理解作者如何把自然美和人性美融合为乐土的美; 4、揣摩本文情景交融的描写方法; 5、抄录文中优美词句、精彩语段,增加语言积

三、欣赏“夏夜行船”部分:
1听读录音带(或教师范读)
注意(1)景物描写部分,要朗读出诗情画意(2)速度要轻快些
2让学生仿照教师的样子,放声朗读、速读。
3回答问题:
(1)整体感悟:“夏夜行船”中反映了“我”怎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
答:一是急切的心情,原因是怕晚了;二是惬意、舒服、欢快、愉悦的心情,原因是看戏如愿以偿了。
(2)体会写法:这种急切而愉悦的心情是从哪些描写中表现出来的?
引导学生看书体会,并讨论。
A动作迅速跳拔拔点磕退上“飞”
B景物之动a清香……扑面吹来
b连山……踊跃跑去(以动写静)
C心里所感慢
D耳朵所听a似乎……歌吹b大概横笛……宛转、悠扬
E望眼欲穿依稀的赵庄……真在眼前了
(3)、挖掘作用:作者描写“夏夜行船”的种种感受,用意是什么?
答:烘托“我”看戏的急切心情,再现童年夜出看戏的无限欢乐(这种欢乐,并不完全在于看戏本身)——“切”。
(4)笛子独奏: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用横笛为学生演奏一段曲子,如《彩云追月》,让学生体会“宛转”“悠扬”的含义,接受音乐美感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四、课堂训练
1、出示小黑板,口头填空
(1)填写传神的动词“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蓬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石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2)本段最突出的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动作描写写出了小伙伴们架船技术的高超、娴熟,烘托了“我”去看戏的急切心情。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为什么说山“踊跃”?
答:“踊跃”,跳跃。由于船行之快,自然两岸的连山就有一种向后快速移动的感觉;又因为是夜间行船,所以看到的连山只是大致的轮廓——“铁的兽脊”一样;“兽脊”快速向后移动,便有跳跃之感,即“踊跃”的感觉。把静态的连山写动了,烘托了“我”急迫的心情。
五、课下作业
1、摘抄:在笔记本上摘抄10至13自然段中优美的句子。
2、练习:(课后练习一)通读课文,按时间顺序,理清从望见戏台到离开戏台的情节脉络。
第三课时
一、明确本节目标
1、理清“赵庄看戏”的情节脉络(重点);
2、欣赏“月下归航”的情境;
3、分享“偷豆吃豆”的乐趣(重点)。
二、理清“赵庄看戏”的情节脉络
1、快速默读第14~21段“赵庄看戏”部分
2、找出顺次出场的演员
3、排列次序(出示小黑板)
(1)红衫小丑(2)老旦(3)小旦
(4)老的小生(5)蛇精、老虎(6)铁头老生
答:(6)(3)(5)(4)(1)(2)
4、找一名优生复述一下“看戏”情节
铁头老生小旦蛇精、老虎老的小生红衫小丑老旦
5、“我”对赵庄夜戏总的印象是怎样的?(请用两个字概括)
A扫兴B遗憾C晦气D点背
总之,也可用一个字概括为——“憾”。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