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堂达标
(一)给作品中的生字,在原文的生字旁边注音,重要的词语稍加注释。
(二)检查预习情况,用黑色识字板展示:(24个)
惮踱颇撮楫棹伊归省行辈絮叨撺掇凫水潺潺
踊跃自失弥散蕴藻漂渺宛转悠扬喝采罗汉豆旺相桕树
(三)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找出段落的起讫:
教师提供下列情节——
平桥乐土寻船周折夏夜行船赵庄看戏
(1~4)(5~9)(10~13)(14~21)
月下归航偷豆吃豆偷豆余波往事难忘
(22~23)(24~30)(31~39)(40)
(四)阅读“平桥乐土”部分
1、什么是社戏?(“社”中每年所上演的“年规戏”。)
2、看戏的具体地点在哪里呢?
(浙江省绍兴城外鲁镇附近平桥村的临村——赵庄)
3、陪我看戏的是哪些小朋友?他们待我如何?
(1)双喜、阿发、桂生等一群小朋友
(2)(A)伴我游戏(B)钓虾、放牛(C)陪我看戏
——友好、亲密
4、平桥村的老人们是些什么人?待我怎样?
(A)种田、打鱼(B)不说“犯上”
——老人们勤劳、善良
5、最快乐的事是什么?(看戏)
6、大约是在什么时间(季节)去看戏的?根据是什么?
春末夏初根据:(1)扫墓后(2)豆,罗汉豆(夏)
(3)麦(立夏麦呲牙)
7、他们是怎么去看戏的?为什么非要乘船去?
(1)乘船(2)因为A鲁迅家乡在江南,江南是水乡,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B平桥村“临河”,乘船方便;C连六一公公卖罗汉豆都是划船去的。
8、写“平桥乐土”的目的是什么?
交代得以看戏的缘由、时间和平桥村的地理环境,小伙伴们的亲密、友好,乡间农民的勤劳、善良,为后文写看戏及偷豆等内容作铺垫。
9、平桥村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是我的乐土——“乐”。
五、回顾所讲部分
六、布置作业
1、看戏前遇到什么困难?这个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2、预习课后练习(第95页)的“二”题的第1小题:(请在书本上勾画)
作者写夏夜行船,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感。试把表现这些感觉的语句分别摘出来,说说作者是怎样烘托“我”的急迫心情的。
七、板书设计
《社戏》
一、鲁迅二、故事情节四、平桥乐土
118811936(小黑板)1“乐”
2浙江绍兴城三人物亲密友好
3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我”勤劳善良
4原名周树人2双喜2目的
5叙事散文3阿发作铺垫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六一公公
第二课时
一、明确本课目标
1学习“寻船周折”和“夏夜行船”部分;
2、体会烘托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默读5~9段“寻船周折”,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1)看戏之前遇到什么问题?(2)我的心情如何?(3)老人们关注我的心情吗?
2、(1)船找到了没有?(2)由谁找到的?
(3)找到后又遇到什么问题?(4)这个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3、作者把“寻船周折”写得一波三折,目的是什么?
归结:(1)看戏之前,没大船,因为小船不安全;“我”急得要哭。(2)大船是由双喜找到的,找到后,又没大人陪我去;结果双喜提议——由小伙伴们一同陪我去,母亲和外祖母都不放心,没有同意;双喜提出“写包票”等四条理由,看戏才如愿以偿。(3)作品之所以把“看戏周折”写得如此细腻,目的就在于烘托了“我”看戏前的急切心情——“急”。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