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世说新语》二则
课 题 | 《世说新语》二则 | 课 型 | 新授课 | ||
教学目标 | 1. 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2. 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4.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和智慧,学习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
||||
重点难点 |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分析人物。 | ||||
策略方法 | 诵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 ||||
教具准备 | 小黑板 | ||||
教学时数 | 2课时 | ||||
教 学 流 程 | |||||
课前预习 |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雪骤( ) 撒( )盐 差( )可拟( )柳絮( ) 尊君在不( )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______________ 行:_______________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____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____ 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_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_________ 引:_________ 顾:_________ 3.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谦语:表示谦虚或谦恭的言辞,如“过奖”、“不敢当”等,常用于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大都只能用于自称。敬语: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特别是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敬辞经常与谦辞联系在一起。)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第 一 课 时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交流感知 |
一、导入新课 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曹冲称象、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 其实像他们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二、检查预习 (一)走进作者、了解作品 (二)探究课文 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读课文,理解词语 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辈,指年轻一代)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 差(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比不上) 风(由于) 三读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文章通过写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其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场景,赞美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介绍学习目标。 教师小结 (1)刘义庆(403—约443),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2)《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的一部记述后汉至南朝刘宋王朝人物的遗闻轶事的杂史。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字词,理解文意、概括内容。 |
学生说出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汇报交流,互相补充。 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大意。 速读全文,师友交流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
研读共品 |
四读课文,研讨问题: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融洽欢快轻松。) 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好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赞赏道韫的才气。 |
教师点拨,对学生回答加以总结。 |
学生讨论共品。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再次品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
||
互助释疑 |
1.师友交流疑点、互相解答。 2.解答不了的疑点,全班共同解决。 |
掌握学情,及时解惑。 |
师友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班上提出。 尽量让学生提疑点,让学生真正透彻地学好本文。 |
||
巩固拓展 |
讨论:1. 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同解释,你如何看法: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 2.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 (2)夜深知霄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 (5)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 |
对优秀回答,老师及时予以点评、表扬。 |
可独立完成,可师友交流。 |
||
总结提高 |
一、总结收获 二、布置作业 1.从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咏雪句并写出理由。 2.整理你在本课上学到的文言文知识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利用学到的方法预习《陈太丘与友期》,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提出自己不清楚的问题。 |
及时肯定学生所谈的收获,鼓励师友更好地发展。 布置作业 |
师友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学生谈收获。 |
||
第 二 课 时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交流感知 |
二、探究学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教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重要字词在旁边注上拼音。(强调“不”通“否”。) 2.学生齐读,注意节奏的把握。 3.齐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理清字句 1.快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及翻译资料理解文意,碰到疑难处做上记号。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离开 乃:才 期行:相约同行 委:丢下,舍去 引:拉 顾:回头看 尊君:尊称。君,礼貌的称呼,意为你 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
教师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介绍学习目标 教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重要字词在旁边注上拼音。(强调“不”通“否”。) 教师巡视指导,强调重点词语。 |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小声跟着读,注意节奏的把握。 齐读课文 快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及翻译资料理解文意,碰到疑难处做上记号。 全班交流 |
||
研读共品 |
研读课文、讨论探究 1.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 ①客人发怒的原因是——“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客人不守信的表现是——“过中不至”。 (可见我们做人要讲“信”讲“礼” 。) 2.文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元方,他又有什么性格特点?(聪明 机智) 3.我们发现了文章结尾客人已经主动道歉,他仍然入门不顾,是否礼貌? |
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回答加以总结 |
师友之间交流看法。 |
||
互助释疑 |
1.师友交流疑点、互相解答。 2.解答不了的疑点,全班共同解决。 |
掌握学情,及时解惑。 | 师友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班上提出。 | ||
巩固拓展 |
一、巩固训练 完成“研讨与练习二”的字词练习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
教师提示: 可以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角度思考, 如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师长朋友应该怎样?在考试的时候堂而皇之拿着参考资料是否就是“诚信”的体现呢? |
个人独立完成,师友交流。 |
||
总结提高 |
一、总结收获 二、布置作业 做练习册 |
教师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到元方的聪明机智,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信与礼的重要性,诚信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并发扬这一光荣传统,让我们以信做人,以礼待人。 布置作业 |
师友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学生谈收获。 |
||
板书设计 |
咏雪 交代背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咏雪: 雪纷纷何所似 (考题) 兄子:撒盐空中 (笑) 欣赏赞扬 兄女:柳絮因风起 (乐) 道蕴才气 补充评价:无弈之女,王凝之之妻 身份之贵(侧面衬托) 陈太丘与友期行 交代 期行——不至——舍去——乃至开端 父友:问 元方:答 针锋相对 高潮 父友:怒——非人哉 据理驳斥 元方:曰——无信无礼 正直不阿 尾声 父友:下车引之 聪慧明理 客人: 无信 无礼 知错能改 元方: 聪明 机智 讲信礼 |
||||
教学反思 |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