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次出游经历:战胜镜子骑士、改称狮子骑士、桑丘挨鞭打、桑丘任总督、大战白月骑士
战胜镜子骑士:堂吉诃德第三次出游是在相隔一个月之后。经过外甥女和女管家的悉心照顾,他的身体调养好了。和桑丘暗暗商量了一阵子,又瞒着家人出游了。村里的大学生参孙·加尔拉斯,化妆成“镜子骑士”,在半路拦截他。加尔拉斯原想把堂吉诃德斗败后,使他回家。可是,加尔拉斯果的马绊了一跤,反而被堂吉诃德冲倒马下。这一胜利使堂吉诃德得意非凡。
改称狮子骑士:把“扶弱锄强,救危济困”当成自己应尽的职责。堂吉诃德在路上遇见一辆运载狮子的车辆。他想在狮子面前不甘示弱,决定和这兽中之王较量一番。他用长枪威逼管狮子的人把笼门打开。那狮子雄健威武,它伸了伸腰,又张了张嘴巴;但它似乎对胡闹无理的冒犯满不在乎。它没有冲出笼门,漫不经意地向四周看了一下,掉转身子,懒洋洋,慢吞吞地又在笼子里躺下了。堂吉诃德便吩咐管狮子的人打它几棍,让狮子发脾气跑出来。但管狮子的人不干。他假意地夸奖了堂吉诃德一番,随即把笼门关上了。这之后,堂吉诃德便给自己加了一个光荣称号“狮子骑土”。
桑丘挨鞭打:有一天,堂吉诃德在林子里遇到一对正在游猎的公爵夫妇。他们对堂吉诃德荒唐的事迹早有所闻。当他们知道眼前出现的就是堂吉诃德和他的仆从时,便想捉弄他们一番。他们以隆重的迎接骑士的典礼,把堂吉诃德迎回自己的城堡。公爵夫人尤其喜欢桑丘有趣的谈吐,便专门寻他开心。他们在夜间举办了一个大型的游猎会。公爵夫妇暗中令仆从装扮成魔法师和堂吉诃德的意中人杜尔西内娅。由魔法师把杜尔西内娅带到堂吉诃德面前,对堂吉诃德说,杜尔西内娅已着魔了,唯一解救办法是桑丘要承受3 300下鞭打,以惩罚桑丘曾欺骗主人,把一个过路的乡下女人说成是杜尔西内娅的过错。桑丘害怕鞭打,但他在主人恳求下,只好答应了。不过,他提出一个条件:鞭打不能一下子兑现,要在今后陆续偿清。
桑丘任总督:堂吉诃德主仆遇上公爵夫妇,他们拿这对主仆寻开心,任命桑丘到海岛上做总督。桑丘在担任总督的短短几天里,断事公平合理,为官清廉正直,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受到人们的颂扬。后来公爵派人伪装敌人进攻海岛,把桑丘打得遍体疼痛。桑丘觉得当总督的日子并不好过,于是辞官不做,回去寻找主人。
大战白月骑士:堂吉诃德主仆辞别公爵动身离开。路上他们遇见了 “白月骑士”,他指名要和堂吉诃德决斗,而且他们双方商定:谁输了,便让对方发落。结果“白月骑士”把堂吉诃德撞下马来,把他斗败了。“白月骑士”罚他回家去,一年之内不准外出。原来这个“白月骑士”不是别人,正是同乡参孙·加尔拉斯果学士化装的。堂吉诃德不知就里,只好遵从约定,灰心丧气地往家走。
6、人物形象及意义:堂吉诃德是一位穷乡绅,读骑士文学入了迷,他不仅心中向往骑士生活,而且把这一愿望付诸行动,几度离家,要锄强扶弱,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以名垂史册。可是时代变了,骑士制度早已成为历史,他自然当不成骑士了,于是他只得以幻觉来实现当骑士的向往,干出许多愚蠢、荒唐甚至疯狂的事:他把风车当作恶魔的脑袋,毫不顾及自己的安危冲上去与之大战一场。
作品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不朽的典型人物。这个人物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是神智不清的,疯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以及对爱情的忠贞等。
堂吉诃德是可笑的,但又始终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化身。他对于被压迫者和弱小者寄予无限的同情。从许多章节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他以热情的语言歌颂自由,反对人压迫人、人奴役人。
堂吉诃德的侍从桑丘·潘沙也是一个典型形象。
桑丘·潘沙是一个农民,有小私有者的缺点,然而到真正把他放在治理海岛(实际上是一个村)的位置上时,他又能够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贪污受贿。后来由于受不了贵族们的捉弄离了职。他说:“我赤条条来,又赤条条去,既没有吃亏,也没有占便宜,这是我同其他总督不同的地方。”
在作品中,堂吉诃德与桑丘主仆二人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在形象的内涵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高瘦,一个矮胖;一个骑高马,一个骑矮驴;一个沉溺主观,耽于幻想,一个头脑清醒,讲求实际;一个行动鲁莽,奋不顾身,一个谨慎小心,胆小怕事。两两对比,相得益彰。
主仆两人还互相影响,互相感染,逐渐融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桑丘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的普通农民,在陪伴堂吉诃德仗义行侠的日子里,他受主人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也逐渐开阔起来。
朱光潜先生在评价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这两个人物时说:“一个是满脑子虚幻理想、持长矛来和风车搏斗,以显出骑士威风的堂吉诃德本人,另一个是要从美酒佳肴和高官厚禄中享受人生滋味的桑丘·潘沙。他们一个是可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可笑的实用主义者。但是堂吉诃德属于过去,桑丘·潘沙却属于未来。随着资产阶级势力的日渐上升,理想的人就不是堂吉诃德,而是桑丘·潘沙了。”
7、作品主题:描写的生活画面十分广阔,真实而全面的反映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西班牙的封建社会现实,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堂吉诃德》嘲讽了流行一时的骑士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隐含着对西班牙现实深刻的理解;表现了对文学创作的思考。
《堂吉诃德》我们的现实意义:本书一方面针砭时弊,揭露批判社会的丑恶现象,一方面赞扬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扶贫济弱等优良品德,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它可以穿越时空,对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具有永恒的价值,在相隔四个世纪之后,仍感动着每一个读者。
六、名著导读及名外名人传记试题解答注意:
1、认真读题,读懂题干要求。名著导读试题类型命题角度较多,常结合各类语言表达题型进行测试,如对联、仿写、感悟、台词、主持词、广告、短信等。读懂要求,根据要求答题是前提。
2、根据要求答题,注意运用名著材料。一般要用所要求的名著中的人物、情节、情感等作为例证。引导时要准确,如果记不清楚,语言要模糊化。
七、练习及积累:
1、根据划线句,结合《巴黎圣母院》或《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运用排比的手法,续写一段话。(6分)
“美丑对照”是文学创作重要的原则,不少文学名著中都有所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巴黎圣母院》中,艾丝梅拉达的美丽与卡西莫多的丑陋,艾丝梅拉达的善良与弗洛罗的狠毒,艾丝梅拉达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对比鲜明,彰显了作者“美丑对照“的创作主张。
示例二:王熙凤貌美如花却性格狠毒,薛宝钗性格大度却精于世故,林黛玉志趣高雅却心胸狭隘,一部《红楼梦》表现出美与丑的突出对照。
(人物形象及分析贴切,2分;能正确运用排比,2分;语言通畅,2分)
2、某出版社拟出版一套“中学生阅读文库”丛书,其中包括以下作品。请选择其中一部作品,代出版社拟写一则封面广告语。要求:①紧扣作品内容;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表达准确精炼;④30字以内(含标点)。(4分)
备选作品:《杜甫传》(冯至著) 《达尔文传》(欧文·斯通 著)
《家》(巴金著) 《唐·吉诃德》(塞万提斯 著)
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告语:(3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杜甫传》 万方多难的社会缩影,人生尤艰的困顿诗圣。
示例二:《达尔文传》 《物种起源》的起源,兴趣恒心的动力。
示例三:《家》 一部青年的成长史,一部豪门的家族史,一部民国的社会史。
示例四:《唐·吉诃德》 读骑士,做奇事,岂非奇世?
(紧扣作品内容2分,修辞手法1分,表达准确精炼1分,超出字数扣1分。)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