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作探究
1、判断“若”在文段中的意义
“若(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5)龙之一爪也。若夫(6)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7)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解析:1、连词,假设关系,“如果”。 2、代词, “这”。 3、副词,表推测,好像。 4、代词,“你” 。 5、连词,选择关系,“或、或者”。 6、表意思他转,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有“再说”、“至于”的意思 。 7、相当于“至如”“至于”。
2、判断“所”在文段中的意义
“吾所以(1)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2)钦。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知其非所以(4)沽名钓誉矣。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5)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6)以教人向上者也。
解析:1、“……的原因” 2、表示被动 3、“所+动词”后面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 4、“是用来……的” 5、“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6、“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
3、判断“为”在文段中的意义
“天行有常,不为(1)尧存,不为(2)桀亡。”此为(3)至理,当为(4)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5)巫所惑。巫者,以诡为(6)业,其所为(7)皆为(8)利也。故为(9)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为(10)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11)?
解析:1、2介词,因为 3、动词,是 4、介词,对、向 5、介词,被 6、动词,作为 7、动词,做 8、介词,为了 9、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 10、介词,替 11句末语助,可译为“呢”
4、判断“焉”在文段中的意义
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1),狭狭焉(2),未料有伏焉(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5),骄而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万军于之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8),则必无颜世上矣。
解析:1、2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3、兼词,“在这里”3、兼词,在哪里4、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5、句末语气助词,不译6、疑问代词,怎么7、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8、代词,他们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也”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二项是( )
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廉者,赵之良将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答案:A、B(A助词,表判定语气 B助词,表判定语气 C表停顿 D助词,表疑问语气)
2、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赵亦盛设兵以待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答案:BG(A目的连词 B把 C并列连词 D顺承连词 E因为 F凭借 G把 H在)
四、课外作业:归纳若、所、为、焉、也、以、意义及用法。
【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