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⑵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
⑶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⑷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
⑸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
⑹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⑺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察今》)( )
⑻何辞为?(《鸿门宴》)( )
参考答案:⑴-⑶动词。翻译比较灵活。其中⑴根据具体语境,可译为“演奏”。⑵以为。⑶判断词,是。
⑷-⑺介词。其中⑷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⑸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⑹对,向。⑺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⑻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4、解释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
⑵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
⑶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
⑷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⑸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
参考答案:⑴⑵语气助词。常用于句末,一般可不译。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有词尾的作用,相当于“然”。
⑶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⑷⑸代词。表他称,相当于“之”。 表疑问,“哪里”、“怎么”。
5、解释各句中“也”的意义以及用法。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
3.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
5.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
6.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
7.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
8.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
9.岂独伶人也哉!( )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11.《史记•太史公自序》:“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 )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