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若、所、为、焉、也、以、意义及用法。
【学习难点】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课前背诵】《游褒禅山记》
一、自主学习
1、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
⑵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⑶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
⑷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
参考答案:⑴动词。像,好像。
⑵⑶代词。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⑷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2、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
⑵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⑶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⑷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⑸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
参考答案:⑴⑵助词。其中⑴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⑵“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⑶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⑷⑸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文中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手段或凭借,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一种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