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能达到疏通文意,解决疑难的目标。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整理归纳出本文的重点字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能达到疏通文意,解决疑难的目标。
难点: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整理归纳出学习本文所必要的重点知识。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
复习《史记》相关的文学常识,听写字词解释。
二、继续疏通文意(乃行卜——文末) 。
(学生先提出有疑难的语句,全班集体解疑具体方法:一个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教师鼓励其他同学给这位同学解说明白;学生都不能解释的,教师再讲解。)
1.落实下列词义
卜者知其指意:意图 念鬼:考虑,思索
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 乃丹书帛曰:用丹砂;写
陈胜王:为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
固以怪之矣:本来;同“已”,已经;认为……怪异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去,往;临时停驻
夜篝火,狐鸣呼曰:用笼子罩;学狐狸叫
卒中往往语:到处 皆指目陈胜:用手指;用眼看
吴广素爱人:平时 广故数言欲亡:故意
忿恚尉:使……恼怒尉果笞广:用竹板打
陈胜佐之:帮助并杀两尉:一道,共同
借第令毋斩:即使;仅;使;不要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从民欲也:顺从,依从;愿望
为坛而盟:盟誓比至陈:等到
徇蕲以东:攻克皆来会计事:集会议事
将军身被坚执锐:亲自;同“披”,穿
复立楚国之社稷:国家 刑其长吏:惩罚
2.翻译下列语句
苟富贵,无相忘。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将军身被坚执锐。
(学生一人一句翻译课文,教师略作评价或点拨。)
3.同桌互译。
4.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5.整理文中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学生组内合作,然后请一名学生写到黑板上。)
一词多义整理如下:
故:广故数言欲亡故意
扶苏以数谏故缘故
道:道不通 道路
伐无道 这里指封建社会所认为好的政治
令: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 命令
陈守令皆不在 官名,县令
数:以数谏故多次
卒数万人数词,几
次:皆次当行编次,依次编排
之次所旁丛词中 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书:乃丹书帛写
得鱼腹中书 字条
乃:陈胜、吴广乃谋曰于是,就
乃公子扶苏 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是”
为:皆次当行,为屯长做、当
为天下唱给、替
通假字,如:
固以怪之矣:以,同“已”,已经
为天下唱:同“倡”,倡导
身被坚执锐:被,同“披”,穿着
词类活用,如:
陈胜王 :王,名词作动词,为王
夜篝火:这里用作动词,用笼子罩
固以怪之矣:认为……怪异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疏通文意,解决疑难问题,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整理归纳出学习本文所必要的重点知识,这些以后我们都会运用到。
四、课后作业
利用资料预习文章内容。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